头条列表通栏
炉神庙座落于孝妇河西岸的桑园村即现老干部活动中心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是由当时炉行中徐应元倡导,并征得炉行著名士绅孙延寿的支持集资而建。
洪教寺,俗称西寺,旧时位于孝妇河两岸,西阜的东南崖(即现在的博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处)。 洪教寺建于清初,建筑格局严谨,气势宏大。上世纪
吕仙祠又称吕祖庙,位于小顶山南麓团山峪中。从峪底团山泉沿小径向北上行二百步之遥的峭壁之下,就是该庙,它座北向南,原为一洞穴,洞壁风化,庙堂简陋。1999年民间捐
红门,是因袭泰岱“红门宫"之名而修建的碧霞元君的分神庙。它位于凤凰山东麓,永济桥西首。背负青峰,下临孝水,是一组玲拢剔致的古建筑,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霞元君行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清代、民国期间曾多次重修。该庙宇为三进院落,座落在风凰山峰顶东侧,有石坊、山门、正殿、配殿及宫厅、钟鼓楼等共4
据旧史志记载,有上百座古寺、庙、观、庵、祠、阁、宫、殿、堂、院等分布于博城及各乡镇。其中仅城区与近划颇具规模的庙字就有30余处,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圩及县城南部近
玉皇宫,位于风凰山卧龙坡,与红门南北相望,背倚青山,俯临孝水。山门座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左右各衬钟鼓楼一座,掖门一个。北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