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列表通栏
龙堂寨地处龙堂村北,当地村民习惯称其为大寨,寨顶高高耸起。山体椭圆形,三面绝壁,一面山脊小道,直通寨顶,顶部平坦,间有树木,寨顶四周砌有石墙(名为龙堂寨),寨墙部分完好,寨门朝西,寨内无任何建筑物,此
孟良寨,在上黄石坞村西1500米处,海拔622米,山势呈南北走向。相传宋朝时期,为抗击外敌入侵,孟良曾在此山上安营扎寨,广积粮草,打败了敌寇,从此人们就将此山称为孟良寨。
万盏山位于天门峪村南,此山是一独立山头,呈三角形。山势险峻挺拔,植被茂盛,奇松怪石遍山。民房依山傍溪而建香椿遍布村落。万盏山峪中有一古庙。建筑年代不详,残垣尚存。
三炉香峰位于石门景区天门峪西,石灰岩结构,南北走向,东南与万盏山相邻,向南可通往博岭公路十八盘,向北与玉皇顶相连,玉皇顶高峻挺拔,其北侧深谷名叫钻天溜,再向北可通往夹谷台顶峰,山的东面山势险峻,山腰以
东顶与银子顶两山相距百米,东顶高于银子顶,该山坐落在山明水秀的天门峪村东首,山体层层叠叠。站在山顶俯瞰天门峪村,四面环山而围成盆地,沟谷、悬崖、峭壁,形貌各异,峻奇伟岸。山体佳木葱茏,乔木以侧柏、山榆
三棱寨,位于石门村东南1000米处,海拔612米。石灰岩结构,山势陡峭,山顶较平坦。因山上缺土少水,植被以耐旱的柏树为主,杂以荆棘野草。站在山顶看,山形有三个棱角,所以叫三棱寨。向西望,是盘山公路,号
挂山橛坐落在石门、石匣、大峪口三村交界处,距石门村1000米,距大峪口村2.5华里,南北走向。山的东西两面危崖耸立,山谷梯田层层。山顶南北各有一峰,名为南峰、北峰,中间突起一崮,高约30米,周长约60
金马崮堆位于石门村东北1000米处,西南陡峭,东北舒缓,站在对面山头眺望,宛如一匹青色骏马犬坐于此。植被茂密,山腰之上多是柏树,山脚多种树木杂生,有梧桐、国槐、黄栌、枫树等。山体为石灰岩结构。有小路可
九头山位于西北峪村东北1000米处,为石灰岩结构,因山上分布着九个大小不等的山头,所以叫九头山。九头山迤逦1.5千米之遥,故又名九头岭,植被以柏树为主,山腰以下杂树丛生,盛产樱桃和香椿,一搂多粗的香椿
封山位于姚家峪村南1000米处,流域面积约1平方千米。石灰岩结构。山上林木茂密,树种繁多,有榷檀树、黄栌、枫树、黄梨树、柏树、苦楝树等十多种。由于树木茂密,原来上山的路都已掩没。博山区西外环路和博莱高
九龙峪岭,北与秀才岭相连,西面接姚家峪东坡。九龙峪岭有两个山头,中间有一山凹,形似马鞍。山已全部绿化,山腰以上以柏树为主,山腰以下树种繁多,有榷檀、枫树、黄栌、槐树、梧桐等。山的北面与包公峪相连,山南
长岭,分为南长岭和北长岭。南长岭是东南—西北走向,全长约1000米;北长岭是东西走向,全长约1500米。因博山城西面的山多是南北走向,此岭却是东西走向,故北长岭又名横(hún)立岭。北麓是进入和尚房的
柿岩在博山城西北5000米处。柏树、黄栌、苦楝、后娘棍树等荟萃四周。石灰岩结构。
《颜山杂记·山谷》:“八子寨,北为深谷,西为门,东、南皆岩,不可以上。对谷有人家,茅屋衔山半裂石间。有洞在岩际,不可梯攀,中多夜明砂,土人岁一取之,缒崖而入。在城西十里。”
赵家谷堆,坐落在尖古堆村南500米处。因古时此山属赵姓而得名,村民习惯称为谷堆顶。山体由北沿东岭可直达小寨顶。东北为小秀才峪,南连和尚峪岭,西为横立岭。登上峰顶,视野开阔。近观村居,沿岭而建。蜿蜒似龙
宝山,坐落在窑广社区东南。属黑山西麓余脉,是窑广村的封山。因山中煤炭、制陶黄土、陶土储藏丰富,而被称之为宝山。
尖古堆村位于山头街道办事处驻地新博以南1.5千米处,东与八陡镇向阳村、原山如月湖风景区接壤;南同石马镇上焦、响泉村毗邻;西连水峪村;北面是竹林、河南东、河南西、河北西、南神头社区。村子南北狭长,蟠伏在
河南东村位于山头街道办事处驻地新博东南1千米。东接竹林、窑广社区;西连河南西、河北西社区;南邻尖古堆北、西村;北为陶琉国际商贸城。现有1765户,4785人,总面积1.5平方千米。
金銮顶,坐落在乐疃村东北。沿天阶登顶,如登金銮殿,故称金銮顶。据《博山县志》载:“金銮顶,县西南十五里,在原山之前,亦其所分支阜也。”山体属石灰岩,东西走向,西高东低。清代翰林、著名诗人赵执信“头枕金
钓鱼台岭,坐落在乐疃村东北1000米处。因岭南白杨河中有钓鱼台而得名。此岭南与瘦龙脖子岭隔河相望,西连铜岭,自西向东横卧至205国道跃进桥头地段,由此北折伸延,止于栾家峪口地段205国道边缘,北临金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