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列表通栏
6月7日上午,近百名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博山九龙峪山地公园举行知青梅园开园暨知青梅园碑揭碑仪式。恩典简朴,不事张扬。知青梅园碑名由下乡知青、原淄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博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赵
在2020年6月7日上午,博山知青在伊家楼村九龙峪山地公园,举行“知青梅园揭碑仪式",我受到了知青们的邀请参加了这次仪式。在这夏日炎炎阳光灿烂的日子,知青们不辜炎热从四面八方来到九龙峪揭碑场地,上午九
回忆起童年,发现日子也不是那么的好过,但是真的想再回去,重新的走一遭,因为里面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物和旧事……
从上小学一年级起我就是班干部,一直到高中毕业。其中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有曲曲折折的经历。一开始上学我担任少先队大队委员,后来多数时间是担任班长。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不知道为什么给我报了“北关小学”。当时宿舍里同龄的孩子,都是到“北亭子小学”上学的。北亭子小学离家近,还有同龄人结伴而行。北关小学总校离得家也不远,可是分校离家就远多了。
“那一年,日本鬼子占了辰巳山,三天两头到村子里来骚扰,可把大伙给害苦了。幸亏恁那刚爷爷早年霎(过去)下过关东,在那里的日本院子里干过杂活,会说日本话,于是村里就叫他当情报员,到时候去鬼子那里报个假信,
红云姐走了......东哥的心情沉浸在无限的悲伤之中。春节过后不几天便踏上去北镇的征程,我与戈增冒雪前往红云姐的墓地去了一趟,姐!我们来看你了,东哥一切都好,他已到了插队的地方,说是以后再来看你,我也
七孔桥也叫永济桥,它是历史上齐鲁两国的纽带桥,只是听说沒有考证,但它却是这座小山城古老的象征。红门坐落于桥的西边,解放后红门”就成了山城的少年宫了。出身于红色家庭的红云姑娘就成了少年宫的常客。
一九七二年的山城、依然遗留下好多老城的痕迹。在我上学的路途中大街西关,银子市,还有一条非常古老的门面街道,一眼看去就能知道、这里当年肯定是门庭若市,一派繁华热闹的场景。香市街我启蒙老师就住在里面,从老
在我小的时候,煎饼曾是我们那一代人的主食,既然要吃煎饼,推磨也就成了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家务活。
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突然给我们上了一堂地域文化课,让我们了解博山区有多少个公社。老师把这堂课的内容写在了黑板上,我把黑板上的内容抄在了本子上,至今我还能流畅地背诵下来:“城市公社有
走进座落于原博山印刷厂老厂区的“博山知青之家”,迎面巨大的天幕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墙壁上“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标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些内容体现了“博山知青之家”建家的宗旨
每年的五月十六日,这一天,是第一批知青响应国家的号召带着美好的憧憬未来,扎根农村、建设山区来到博山郭庄西村难忘的日子。
在我两年半的知青生活中,感到心情最舒畅、最快乐的,莫过于1976年春天参加公社知青宣传队的日子。
我在淄博一中上高中期间,学校曾举行了一次越野赛,这件事可能许多老师、同学都没有印象了,但我却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我参加了这次越野赛,而且在众多选手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
岁月如梭,转眼四十六年已逝去。但四十六年前的一次机遇却没有忘记。每次路过博山范公祠,我就回味那时的情景。虽然小事一桩,微不足道,对我来说却是一件自豪而幸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