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列表通栏
小时候就听说,八陡黑山那边有个村叫刮大碗,但不知是啥意思,这个夏天朋友相约,走进了这个古村落,窑圾铺的路面,陶罐切的斑驳围墙,无不显示过去制作陶器的鼎盛,,村落年轻的都外出打工了,偶尔见到村里的老人。
在博山经济开发区石门景区山王村的西山腰,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好去处,村里人都称他“王坟”。这里虽没有曲阜的天下闻名,桂林山水的婀娜,但在生长在这里的人的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谈起来无不说“太古气了”。从
团山,坐落在北神头文姜社区以西。据《续修博山县志》载:“团山,在凤凰山之右相距二里余。山势长展如屏,顶圆凝重,故名。上有吕仙祠,颇饶林泉之胜。”山体石灰岩。东北接凤凰山,西南连团山岭,山以东是团山峪。
窑广村位于山头街道办事处驻地新博以东1千米,处在西黑山西麓。东接八陡镇向阳、北峰峪村;西连竹林社区;南同原山林场接壤;北与东坡、河北东社区为邻。村庄呈长方形,东西走向,东北高西南低。博沂公路穿村而过,
杨家山,坐落在土门头社区以南。因过去山上有杨家农田而得名。又因马姓也有农田,又叫马家山。山体石灰岩,有石海。山势南北走向,南高北低。东接南神头社区,南连水峪村,西是白杨河,北面省道仲临路绕山而过。路北
冯八峪村位于山头街道办事处驻地新博东北2.1千米,距博山城区1.2千米,处黑山西北麓。原由冯八峪、马家庄、桃树园三个自然村组成,曾用名冯家峪、龙蟠峪。东连八陡镇茂岭村、山头街道两平社区;西接秋谷社区;
宋家山,坐落在南神头社区以南。因过去山上多宋家农田而得名。山体石灰岩,大片石海,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山势南北走向,南高北低。东接尖西村、博石路,南连水峪村地界,西与土门头社区地界为邻,北面省道仲临路绕
南万山村位于镇政府东4千米处,四面环山,山清水秀,风景秀美。村庄走势南高北低。总面积为6.25平方千米。全村共有511户,1290人,有穆、张、朱、宋、韩等14姓氏。
栾家林顶,坐落在水峪村西南1000米处。因山顶有栾家茔地,故名。为水峪村海拔最高之山峰。山体石灰岩,山势南北走向,南高北低,绿化良好。西山脚有龙王庙,庙宇一间,建筑年代不详,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修。
东万山村位于镇政府东4.5千米处。村庄三面环山,西面与南万山、北万山为邻。全村总面积约9平方千米。全村有1270户,4200人。现有国、马、杜、孙、刘等17姓氏。
小寨顶,坐落在尖古堆村东北500米处。相传唐赛儿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其东、西、北三面悬崖峭壁,唯南面与大山相通。因此,可沿岭上小路,经赵家谷堆直通大山里。山中有路,东可通往石炭坞、八陡、石马等地;西可
大海眼村距镇政府驻地2千米,北与淄川区宋家坊村、大昆仑村、西龙角村相邻,东与国家村、因阜村隔孝妇河相望,南与小海眼村毗邻,西与西阿村、董家村相连。村庄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特点,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8米,
榆树顶,坐落在尖古堆村以北。因原来山多榆树而得名。又因岭上山神庙,与山下神头庄的山神庙相对应,故山顶又称上山神庙岭。山顶平坦宽阔,现已成为居民区,大昭寺建在它的西部。山东悬崖峭壁,与小寨顶隔东沟相对。
北万山村位于白塔镇政府东4千米处,大奎山南麓。东与东万山村毗邻,南与南万山村相连,北与北峪村及小店村隔路相望。村庄呈狭长形,东西走向,东北高,西南低。总面积为7.5平方千米。有村民628户,1736人
尼姑庵岭,坐落在尖谷堆村西南2000米处。传说岭上原有尼姑庵而得名。山势南北走向,南高北低。经王家顶、万钱崖顶、宋公峪顶、西岭、耧杆顶,蜿蜒十余里。东面康老峪,比较宽阔,农田集中。
苏家沟村位于八陡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3千米。其西与北河口村为近邻,南与东顶村相连,东与岳西村接壤,西北连接黑山后村、福山村,东北与淄川区西河镇交界。
杨家峪顶,坐落在尖古堆村西南1500米处。因此山原属杨姓而得名。亦因山形似羊角,故又称羊角峪岭。东山下是博石公路,南邻道东峪,西北为万钱崖顶,北与宋公峪顶相对。此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多为松柏、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