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池上村庄系列之四十九——廉家峪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池上村庄系列之四十九——廉家峪

投稿 成龙之龙2018/09/21 10:14:3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杨霞光 作者:杨霞光 57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廉家峪位于池上镇政府驻地东池村东北7.5公里。地处雁门寨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曾有村民80户,274人。耕地299亩,主产玉米、谷子等。工副业有建筑队。经济树有柿子、软枣、杏、山楂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蓝庭公,明初由枣强县徙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李家窑。十一世京泰祖继迁廉家峪。”又据该村村民李玉石讲:1958年在廉家林挖土方,发现一砖,刻有“山东益都县怀德乡三泉社廉家”字样。据此,明万历年间已有人在此定居。

据村中老人讲,因该村廉姓在此定居较早,故以姓氏命名为“廉家峪”。

1994年,池上合乡并镇,廉家峪整村搬迁苏家沟。目前,尚有30多口人难舍故土,乐在家园。
 
自东庄往里不远,很快就进村了。

  这个棚起来的池子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年轻人认得吧——氨水池。那个年代没有固体化肥,这是唯一的液体肥料了。

  这里是村子的中心。路上、路下都有房子,路上面的要多一些。毕竟生活在路上面要方便一些。

  这家的婶子给我的水杯加了水,十分的感激。

  先去路上的村庄走一走。这里是水池,要吃水就得来这里挑。


  往里走,又分山上和山下两部分。山上已经没有了住户,故土难舍的也都住在山下了。

  

  上面这些坍塌的居住群在水池正北方向。看得出来,他们都迁走了。退到山跟前的路上,继续往前走,眼前的房子就好了,有人家住了。

  上面的石房子就是这位大爷家的。我很想进去看看,他家的小狗很看门的,根本进不去。

  进不了门,就去这个院子的后边看看吧。东折……

  返回……

  老房、老树、老碾……

  这里有田园般的院子……

  沿小路北折……这里只有一户人家。

  折回来。从老碾处西行……也只看到一户人家。

  顺着来时路返回,就会回到大路上。看吧,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了。

  再次看到了那位大爷,他在路边捆柴呢。

  回到大路。再去路下看看吧。

  看到了那眼泉子——前年来时,泉子是没有水的。

   那条大路下的涵洞。

  再次回到大路。

  这时,看到了熟悉的姐姐和婶子。姐姐是前年帮我找泉子的热心人,婶子是刚刚给我热水喝的热心人。告别可亲可敬的人,继续往前走,路东路西都有住户。

  为了去下一站,就这么匆匆地与廉家峪告别了。


廉家峪依旧欢迎您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