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想想博山有趣的事情很多,无论是在陶风琉韵的艺海中拾翠,还是市井文化的惊鸿一瞥无不给后人带来无比的感叹!宋元时期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使得博山自古就有尚艺尚文之风。
博山近几年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红釉斗笠碗(博山人习惯称大斗笠)它的形状酷似斗笠,淡淡的红釉如出水芙蓉般质朴,形状是仿农家下地劳作挡日晒雨淋的斗笠,艺术和劳作有意结合,充分体现了博山人民的淳淳民风和对艺术的独特审美情趣。无论在中国何地何人,他们谈到琉璃都不约而同地说到颜神镇。与玉相提并论的琉璃可以说是颜神镇独一无二的品牌,在当今社会得到关注和认可。
衡量是否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是看地下了,博山每一处工程施工都会出土各种文物,有人说:“博山挖开土就是瓷器”宋元明清以来各种窑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也难怪有这样的说法。
抛开博山那些曲高和寡的陶琉艺术,最喜欢的还有博山的市井生活。民间说:“十个莱芜黄也斗不过一个博山琉璃猴”莱芜人做生意精明是出名的,这话的意思很少有人悟懂。长期以来莱芜人经营土特产以及铁器为主,这些在明清时期价格相对低廉,大多手工业者利润很低。而博山当时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和宫廷垂涎的琉璃这就会让赚小钱的人羡慕不已。知道这些后就不难理解莱芜人在交易土特产时经常短斤少量另博山人深恶痛疾。赚小钱的人总是想办法捞取赚大钱的人,这事情博山人不理解。十个莱芜人赚钱不如一个博山人做琉璃这是实际情况,民间总有些贬低成分在里面,这样贬低是为了故事的好听,市井的传唱大多是贬义。贬义会让讲说者津津乐道,听者洗耳恭听意味深长。褒奖的话语那是朝廷官员们的事情,除非是有突出贡献的人,民间就自然鼎鼎膜拜另当别论了。
古人云:福无双至。这是博山人企图用名称来祈福未来,这是人文关怀,一个孤零零东西是悲哀的,是寂寞的,一切为了延续。为了好事成双的理念办事,让人心生敬意。
80年代西冶街
博山的地名也不完全是这样,西冶街就不能成双,原因是“冶”是火,古人大忌火的重复,中国古人知道中国是东为水(地形东为沿海)古人有东水西救之说,试想东面也成了火到哪里取水救火呢?所以有个西冶街却没有个东冶街。博山人的祖先出世入世的为人道可窥一斑。博山人起地名有时候也莫名其妙,大天井让人想起一个北京的四合院,可是大大出乎意料。大天井是博山西冶街西南处一条小巷子,是条以经营料货为主的商业街道。街道成了天井众说纷纭,不得考证。
博山人在命名上颇有天才之灵气,一座平常的山就称新泰山。开山路凿台阶打造泰山一样的场景,筑庙焚香,虔诚跪拜。一石条跨两悬崖叫仙人桥,这也是灵感上的取名。想当年王耀东投资兴山实在让人佩服,说起来他不算博山最富裕人的行列之中,他却有勇气投资。新泰山上有一眼泉水,水量很小。大旱之年水就断流。人们都是习惯到山麓的星泉挑水,星泉挑水上山很吃力。 星泉得名更有趣,星泉方圆十米是黄石头,再往外是青石。人们就认为是一颗星砸下来,要不然周围的石头和其他石头截然不同?
泉水很旺盛,七十年代钴厂在泉眼上钻机井,现在机井仍在使用。尽管新泰山上的小泉子水量很小,严格来说是指望不上的。博山人不计较,取名“研墨泉”意思是它的水刚够研墨的。在研墨泉东北两百多米处是“牛B”,民国时期博山大人小孩都要登上新泰山磕头跪拜,祈求福至,再到研墨泉取水带回家研墨以便将来家里出个状元。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在山崖下一巨石上的一个天然小洞穴,人们称其“牛B”扒在上面用嘴使劲吹发出翁翁的声音,如天籁之声荡漾秋谷之中。
这真是雅俗共赏,可爱的博山。
转转,让大家都知道大博山不仅有陶瓷、琉璃、餐饮文化,还有你想不到的取名文化!
作者:清园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