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仙 海 泉
地处北博山镇南沙村南、当阳山顶的古代兵寨遗址——石城,在诸多媒体上已不只一次的报道,说到石城,可谓远近闻名,前来考古、写生、摄影的记者及到此观光者络绎不绝,来者除想领略这山巅石城恢宏气势外,总免不了沿羊肠山道至谷底欣赏一下当年兵家生命之源的“仙海泉”。
“仙海泉”位于石城山以东、水龙脖山以西,两山交汇的深谷之中处,从谷底至山顶,垂直高度50米以上。泉门设置在一道人造石堰上,大堰东西长10余米(与东西两山脚相连)、高3米。就在这垂直的大堰中间一个隧道型的泉门座北朝南(泉门像一间造型别致的欧式房),泉门底部两旁的门垛是用方正的石块砌成的,门垛的上方为拱形,是用大黑砖砌成,半径0.5米,弧上有眉檐,做工精细坚固。在这拱形的泉门上面嵌着一块石槛,长60厘米,宽45厘米,石槛的两边为薄石板镶边,顶部用长约1米的石板盖顶,向外探出10厘米,意在遮蔽风雨的侵蚀,中间的石槛上,笔画粗壮近似楷书的“仙海”2字和右下方“同治二年”4个小字,虽经百余年沧桑和日晒风化,仍清晰可辨。
泉的内部构造与泉门形状大致相同,但更宽阔,约有5立方米的空间,由于泉门向阳且高大,人们入洞后感觉敞亮,且冬暖夏凉。泉洞内四周都是石块砌壁,洞的北端底部有一个30厘米见方的小口,便是泉眼,汩汩的泉水四季常流汇成水湾,清澈见底,特别在雨季,更是泉涌如注,俯身而饮,泉水清凉甘醇,真有矿泉水之味道。
“仙海泉”位置甚佳,人站在东山、北山和西山上,绝对看不到泉门的踪影。即便是在它的对面由于泉门前的地面上杂树丛生,若不靠近此泉,也难以发现。地理不熟悉的人也绝不会想到这荒山野坡会有供人饮用的泉水,撰写“仙海”二字的人,也许就是因为它的常流不涸和隐蔽不显的特点而命名的。
从“仙海泉”此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可以推想,当年把兵寨建在当阳山顶的原因,是这里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进退两便,是兵家战略之要地,更主要的是有仙海泉为兵家提供了生命的水源。
“仙海泉”当年兵家生命之泉!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