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过去的孩子爱玩枪,不爱红装爱武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过去的孩子爱玩枪,不爱红装爱武装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6/13 15:39: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吴茂功 4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五十年代,大概因为离开过去那个战争年代还不够久远,孩子的听到的关于战争、英雄、战法的故事较多,许许多多的孩子们都崇拜英雄,崇拜八路军新四军武工队。于是就有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带到生活和学习中来。最爱玩的是打鬼子的游戏,最爱摩仿的是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也有人,找个墙头爬上去,喊一声:”同志们,永别了…”一闭眼跳下来。回家挨顿揍,可下次还要跳……他们爱玩的玩具就是枪。




才开始是玩纸折的枪。把作业本撕了,折成两公分宽的纸带,两根纸带交叉再叠成四方块。五块四方块插起来,就是枪身和手柄。卷一纸管,连在枪身上,一把手枪就做好了。可是,这种枪,还不是他们的最爱和渴望。因这种枪没骨气,一使劲就变形了……


真枪是没有的,没有真的就用假的过把瘾。于是,小一茬的武工队里,就有了五花八门的枪。地里的高粱、菁麻长起来了的时候,孩子们肩上扛的,身上背的,多是高粱杆、麻杆制成的枪。大多为”步枪”,三角形的枪托,双桶枪管,背在身上,也挺神气的。




更多的时候,他们腰里总别着一把手枪。木制的手枪,制作起来着实不易。先要找好瓷实又不好开裂的木料。先在纸上画上枪的样子。这一步很重要。往往要央求大人们,还必须是见过真枪的大人们。让他们帮忙完成这一关键任务。力求大小外形和真枪一样。画好了,剪下来,贴在木料上。先用旋锯沿线锯下来。下一步更复杂。要用刻刀细细刻划。那个板机要用三角刻刀,一点一点抠出来。那个”舌头”在正当中,两边要削去一样多。枪管是圆的,很难弄。稍不留意,一刀削深了,就”假”了。前边的准星后边的标尺缺口,要在一条线上,一定要小心。枪口也是挖出来的,厚度要均匀。当然,不必挖很深,能看出枪口就可以了。雕刻完这把枪,至少要一周时间。那时有韧劲,手上磨出血泡来也在所不辞的。完成后,塗一层墨汁,干了,再上一遍清漆。漆干了这枪才能出厂。我曾有好几把手枪,只有一把比较满意,留下自己用。”打仗时,别在裤腰带上,用麻绳扎了外腰,一看,就是”平原叔”了。其余都分发给我的战士们了。我的枪很漂亮,枪把上,还特别拧上了一个挂窗户的挂勾鼻,拴一缕红毛线,那通红的红毛线,象极了红绸布。在我的蓝棉裤黑棉袄上特别显眼。




木枪虽好,但是”死”的,枪声总得靠嘴喊。后来有个机会,在修车舖里拣到一条人家用废的地排车幅条。还带着螺帽。我便如获至宝,就在铺子里,用人家的台虎钳,几分钟就弯出了一把”洋火枪”。洋火枪的螺帽的窝里放上个火柴头,照地上一嗑,就会爆响。我便又加以改造,在撞针那头和板机部分,用线绳缠起。把撞针拉出放在螺帽上边缘上,一扣那绳,撞针滑入螺帽的小窝,压迫窝里的火药,枪就响了。不过我有时也去买一些”泡子”来打。所谓泡子,就是猎枪的发火药。象一粒维生素B1片那么大,压在一张红色的纸上,五分钱能买一张,二十五个泡。我常买,我的枪基本不”哑火”。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