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古时,颜神(一)原山一带流传着:“为人不孝顺,禽兽也不如。”这样一句民间谚语,追根揭底,探寻这俗语的由来?原来在很久以前,就盛传着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
不知什么朝代,在荒凉的颜神原山王大岭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婆,她丈夫早早就离开了人间,膝下虽有一个儿子,但很不孝顺,在外边跑行商,不赡养老人,好在老婆婆继承了祖上十几亩薄田,记住人种着,生活尚能丰衣足食,老人心地善良,勤劳俭朴,吃斋念佛,行善乐施,每次修庙建寺,总是倾囊捐资;每遇荒旱年景,总是赊粥施饭,赈济穷人,人们对她很尊重,称她为善人。
有一年的冬天,刺骨的北风呼呼的吹着,棉花瓜般的白雪纷纷地飘着,她在田边的小路旁,突然发现一条将要冻僵的小蛇,已经奄奄一息啦,怜悯之心悠然而生,便小心翼翼地将小蛇从雪地里抱了起来揣在怀里,急急忙忙的回到家,把小蛇放到针线簸箩,然后盖上一条棉褥子,待了大半天,小蛇才慢慢的睁开眼睛苏醒过来,老婆婆真高兴极了,抢忙煮了一碗稀粥,像慈母喂婴儿一样,一汤匙一汤匙的喂着它,喂着它。好,终究小蛇活过来,老婆婆愉快的直念弥陀佛。
小蛇在慈祥善良的老婆婆的精心照料下,幸福的成长着,老人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孝纯”。他们一块吃饭,一块睡觉。老人闷了就和“孝纯”拉呱,说也怪,它很灵通,听着,看着,有时点点头,有时昂昂头,有时摇摇尾巴,一点也不觉得苦闷和寂寞。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