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清明•写给舅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清明•写给舅舅

投稿 成龙之龙2018/12/21 10:48: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谢伟 作者:谢伟 2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从小到大我和舅舅只有一面之缘,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舅舅在有生之年只和我见过一面。

在我的脑海里,舅舅一直是以一个英雄的形象存在着的,不过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母亲。

"你舅十五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十六岁就给首长当通讯员,打过小日本,还打过刮民党……"一提起舅舅来操着半截子莱芜话的母亲便总要说个没完,"那时,成天的打仗,庄里经常住队伍,可你舅好几年不能回家一趟。你姥娘天天烧香求神拜佛,求菩萨保佑敌人的子弹绕着好人走。打莱芜的时候,那黑夜里下着雨,就听着外面的大街上过部队,缸缸嚷嚷地过了大半宿,俺姐妹几个都趴着窗户棱子听。赶明天的时候听着有人敲大门,砰砰砰的,你姥爷就说,当兵那儿回来了。真个的,不大一会儿你舅就随着你姥爷进了屋门。扎着绑腿,腰里插着匣子枪,进门跪下先给你姥娘磕了头。说'这次莱芜战役不好打,死了很多人,部队先撤下来了,要转移,看您二老一眼,马上就得走,不过我们会胜利的。'你舅回家一趟就说了这么多大门外就有人喊着走。你姥爷送出老远,回来跟你姥娘说儿子当连长了,那喊他走的是他的通讯员。"

每逢说到这,母亲这个做妹妹的语气里常会有一种酸酸的味道。我在一旁听着,想像着当连长的舅舅腰里挎着匣子枪,想着舅舅说那些话时的果敢坚决,心底里却悄悄地随着自豪和骄傲起来。以至于我已经长得比书桌还要高了,虽然还是一直没有见过他,但这并不妨碍于我的脑海中,他就像李向阳那样英雄般的伫立着。当后来听到母亲讲舅舅要来看我们时竟然兴奋地让我好几晚上没睡着。

舅舅在一个春天的下午真的来了,记得那时我已经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安排的很轻松,下午只有两节课,而且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放学之后还要有很多的补习班,所以我们可以高高兴兴地早点回家。一进家门,正碰着母亲,母亲很高兴的样子,对我说:"你舅舅来了,屋里正和你爹说话呢"。我想当时兴奋的我肯定是跑着进屋去的。

舅舅坐在炕沿上,白净净的脸,没长电影里李向阳那样的浓眉大眼,看上去倒像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穿的也如同我们老师那样的中山装,很斯文的样子。不知怎的,原本计划要让舅舅给我讲他们当年是如何打鬼子的事,我竟怯怯地没有提。

临近晚上的时候舅舅领着我到小合作社买了一根甜黍桔,也就是甘蔗,长长的,比我的个子长出一大截,我扛着回家的。舅舅还给我买了一沓作业本,并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像这甘蔗一样挺胸抬头,站直了做人。

舅舅第二天一早就走了,他走的时候我抱着半截甜黍桔还没有醒来。他这次回来是到济南出差,拐了个弯回老家看望了一下年迈的老父亲,顺道从我们家回黑龙江兵团农场。五年之后舅舅因胃癌去逝。

我们爷俩就那么一面之缘,他给我买的本子早已化作尘土,但他留给我的话却影响了我的一生。在学校的课堂上我没能交出一份能让老师满意的答卷,但是在人生的坎途中,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因生活所迫虽然我也曾陪过笑脸,也曾说过软和话,但骨子里我却一直是挺胸抬头,像甘蔗那样从未屈服过。

多少次桃红柳绿,多少个寒食清明,这么多年过去了,舅舅的面容已然渐渐淡忘,但他留给我做人的原则却从未敢减弱半分,也还常常记得他给我买的甘蔗,从那以后,大半辈子了,好像再没吃过那么甜的甘蔗了。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