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因为有事,腊月21日那天,我是吃过午饭才去娘家的,到的时候已经12点半了。心想,反正中午赶不过去,那就午饭后去包水饺,晚上吃吧。没想到,走进家门看到的是妈妈正在里间穿盖垫,爸爸在看电视,午饭还没有做的意思。都说,早饭吃的晚,不饿。
我有些释然,赶紧说:“那就抓紧弄馅子,力争一点半吃上水饺吧。”于是,我洗萝卜,爸爸擦萝卜条。妈妈放下手中的活,去剥葱、刮姜皮。爸爸刚刚擦完一个,我就抓紧撒盐、攥水,开始剁……
爸爸擦完萝卜,又去拾掇炭火,烧上水。很快的,我与妈妈已经开始包水饺了。人多力量大,果真一小时工夫,爸爸妈妈就吃完了午饭。
饭后,妈妈又开始了她的工作。妈妈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与我闲啦。她说这是她穿的第三个了,她要穿完这一个才能干别的,才能去忙年。
妈妈已经74岁了,手上的劲明显不如当年,每每扎一针,都要咬着嘴唇,把全部力气都要用到指头上去似的。一旦抽出了针线,就极快的拉线、翻转,再去扎下一针,是那么的灵巧和利索。
一不小心,针从线上掉下来,母亲又不得不重新引针。母亲花眼了,引针有些困难,她却不急不慌的,缕来缕去,用牙咬咬,总算引上了。
接着,又飞针走线起来……我不会做这活,看着就有些怵头。妈妈却不以为然,做一件艺术品似的,做的仔细又耐心。看吧,盖垫上的针脚小巧,转圈儿的同时又穿插几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单就那针脚,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了。
我要准备回了。妈妈说她穿的第一个盖垫送给妹妹了,这第二个看我喜欢不喜欢,喜欢就拿着。我问妈妈:“你穿这么多盖垫,穿来就是送人啊!”妈妈则说:“我自己有使得,用不着……”想想妈妈穿盖垫时的辛苦,真的不忍心要;再说结婚时妈妈送的盖垫还好好的,也不需要要的。可是,想到妈妈的一番情,就想储藏一个,于是要了母亲手里拿的这个。
年初二回娘家时,母亲不但穿好了第三个,小巧玲珑的第四个也穿好了。第三个送给了侄女,第四个送给了妹妹。母亲说,像这样小巧玲珑的,还能穿一个。那秫秸杆子多是短的了,想穿大的也穿不成了。
妈妈穿一个,送一个。一针针,一线线,一个盖垫不知融进去妈妈亲多少爱……有着这么沉甸甸母爱的盖垫,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如同珍惜母亲的拳拳之心。
在我家,妈妈1988年送我的盖垫如今尚有8成新,再过30年也不会旧的。新到手的盖垫是珍藏版,即使过去50年,它依旧会是新的,就如母亲一样永保健康和硬朗……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