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今年是个暖冬,大大小小下了三四场雨雪了。每次雨雪过去,山下的雪下完也就化完了。唯有鲁山,山上的、树上的雪待的时间多一些。如果雨雪过后第二天上山,保准看到精彩的雾凇奇观。
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今年还没有看到一次完美的雾凇奇观。欣慰的是,两位哥哥今天(12.24)来陪我去鲁山看雪了。尽管树上的绝美风光昨日已经消失,可是大地上的一片银白总还是有的。
看,刚刚进山,已是遍地银白。在山下、在城里,看得到吗?
看,大地的盆景——一棵老栗子树。
总以为自己拍照片很讲究的,在哥哥们面前却总是受教育的份儿。三哥说我拍人就是拍人,不讲究背景。我还有点小小的不服气,当看了三哥镜头里的二哥,我就心服口服了,马上学拍一张。看,受教育前后,拍的两张片子效果一样吗?
一比较,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于是感慨地说:”就这两张片子,回家足以写一篇文章出来了。“
渐渐地,随着海拔的提高,可以望到远处水墨画似的山峦了。
路边,时时会看到顶着雪花儿的干枝梅。
行走在槐树林中
忽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原来是来到松树的旁边了……
小雪压青松,远山着水墨,心里如景儿一般美美哒,忍不住拍几张纪念照啦。
终于,见到了一抹绝美的雾凇景观。
落到树下的冰晶儿……若是昨日来鲁山,这可都是包在树上的。那美,一定是震撼人心的!
林海雪原的感觉,有木有?
远处的雾霾与近处的鲁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鲁山,空气清新的所在哦!
远远地,望到鲁山极顶了。
欣喜的是,跑马岭上还有一片美丽的雪景可赏。
这个地方美不美?
跑马岭上,这一片温暖的阳光里有一顿精彩的、开心的、十分值得回味的午餐……这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席梦思床垫,有导演、演员,还有观众……
告别让人开心的跑马岭,向鲁山主峰挺进。
到驼禅寺了。 驼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年间,由大雄宝殿、志公塔、志公庙三部分组成,距今已有1400余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鲁山庙会,四方香客云集。至于驼禅寺名字的由来,传说是当年志公用毛驴将经卷从杭州驮来,一路累死了十头毛驴,志公念毛驴驮经卷有功,就将寺院起名为“驼禅寺”。
从这里下山……
站在这里留个念,就该与鲁山告别了。我知道,明天的一场雨雪已经走在路上,大美鲁山又要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雾凇奇观了!
朋友,大美鲁山等你来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