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新峪
新峪位于池上镇政府驻地东池以东12公里。地处太平山脚下,与杏树峪相连。共55户,236人。耕地175亩,主产玉米、谷子等。林业发展较快。
据苇园村《谭氏寿域碑》载:“清光绪初年,族兄殿楹始自石门迁博、临接壤之兰竹垦荒为生,嗣此,族人逐渐各自迁居。相为依倚者,曾几何时,杳无人烟之区,今已俨然村落。”据此,清代光绪年间建村。
据村内老人讲:该村早年系一片荒无人烟之地,遍地兰竹丛生,后有人烟,即以此定名为“兰竹村”。后乡人口头误为“拦住”。延至1940年,群众认为此名不吉,改称为“新庄”。后又因地处山峪,于1982年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新峪”。
1994年,整村搬迁博山北神头。如今,尚有20多户人家难舍故土,乐守家园。
远远地,看到太平山山腰的新峪了。
村口,新的烘烟房,旧的烘烟房。
车停这里。顺着这条路往上走吧。
西电东输,传递光明的使者正往山上运石料。
路遇这位兄弟。交谈得知,村子现在只有20多户人家,30来口人了。
这是个一路开满鲜花的院落,一看就让人喜欢不已。走近这户人家,踏进这家院落,只有狗叫声,不见主人来。
离开这户人家,继续往前走……
从这家院子横折,东去小山岭,可以居高临下看西边的民居,光线正好……油画一般。
下小岭,东去,还可以居高临下的看哦。
东山上的住户不多,可院墙上的花儿告诉我们,主人家的生活很雅致,很美丽。
这家哥嫂正在吹谷糠,黄澄澄的谷子特别诱人的。
返回,从机耕路旁的一条小路下山……
从这家的后门一望,忽然感觉这就是那个鲜花开满路边的院落。在狗的招呼声里,我小心翼翼地走进院子,一看果然是那个院子。从这里出去,近多了……
回到来时路,又踏上西山路……
转回来了,也就到了说新峪再见的时候了。
新峪依旧欢迎您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