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博山小村:百年杏树泉子村 万亩花开醉游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博山小村:百年杏树泉子村 万亩花开醉游人

投稿 成龙之龙2018/07/27 11:51:2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桑度云 49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清明时节春风吹,十里花香惹人醉,

三月赏花何处去,泉子村里杏花林。


在博山居住了几十年,却是第一次到泉子村,当我随着鲁中晨报老玩家俱乐部的人群,在村民的导游下登上杏花山时,我惊诧于山涧那一片片银白色了。


远望,那满山遍野的杏花,皑皑白雪使人眼花缭乱,又像飘着片片白云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近看,杏花却是粉色的,白中透红,千姿百态:盛开的花中微黄的花蕾,还没开的花骨朵。游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的服装穿梭在花海中,临人间仙境从山下到坡上,再到山顶,绵延十余里,称得上是万亩杏园,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可谓是冠世杏园


走到一个山崖下,便见到一个泉眼,清澈水呈现于眼前。村导游介绍,山上山下有大小泉眼二十六个,村里祖祖辈辈以泉水为生,泉子村因此而得名。



泉子村是个古山村,杏树历经几代村前小河流水汩汩而出,水清见底。回首远望,村中的石屋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


内画大师王继泉老师,对其美景赞叹不已,拿出速写本,寥寥几笔就成了一幅写生稿。他说:“太美了,回去我就把这美景画成山水画,还要画到鼻烟壶里!”一路上,他边走边画,一共画了四五张速写。进入古稀之年的王老师一直是笔耕不辍,令人敬佩!



摄影师蒋慕僧老师热情的为大家拍照,在瞬间留下这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并以独特的视觉记录下泉子村即将消失的老屋及断壁残垣,还有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石碾、石磨,这是农村生活的真实记录,在城里已经不多见了。


我也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杏花世界里,禁不住把花枝拉到跟前,请蒋老师给我留影,生怕与之擦肩而过。并近距离的欣赏起杏花:这散发着一丝清香的杏花,有五个花瓣,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那淡淡的颜色,仿佛是画家精心调出来的柔柔的、粉嫩粉嫩的,淡粉色花瓣儿上的花蕾,细细的、像毛笔勾勒出的工笔画。春风一吹,花瓣纷纷落着我赶紧拍下这美丽的画面,作为入画的最好资料。



天气虽然有些阴郁,但那醉人的杏花林,却有缥缈虚幻、雾里看花之感,那诱人的银白色招引着我们一直前行。由于海拔高度有差别,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原因,呈现出“一山二令”的现象,我们因此感受到了不同的季节。山上分阴坡和阳坡,迎风和避风,在迎风处一阵阵冷风好似又回到了冬天,像要被吹走的感觉,而避风处则是风平浪静,温暖如春,瞬间我们尝到了冬春两的滋味。但这丝毫也没减少人们赏花、爬山、挖野菜的兴趣。


顺山路而行,也看到了山坡到山谷间开的杏花各不相同,山下的花儿已败了,山坡中间却正盛开转一个山弯,到山顶,那儿的杏花刚刚绽放……



初行泉子村。那山上的杏花,地上的野菜,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吸引着晨报老玩家俱乐部的百余名会员。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泉子村感受着原生态的气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农家乐小院品尝着、还有那柴烧的美味、清炖的全羊、柴鸡和刚挖来的野菜……


在回来的路上,坐在车上的人们在谈论着各自不同的收获,速写、摄影、三叶虫化石,还有野菜、山货都让人回味无穷。


高兴之余,王继泉夫妇带头高歌,引发出一曲曲动听的老歌,一路上歌声不断,并一起合唱“我的祖国”,把“老玩家”多才多艺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其乐融融。扈美丽的一曲“九儿”唱得如醉如痴,连唱两遍,人们依然是掌声不断,意犹未尽……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