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山城轶事 (7)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专题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山城轶事 (7)

投稿 成龙之龙2018/07/16 10:29: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系统未启动 16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看看孙晓阳还是不吭声,蓝诗枫说:“报名上山下乡是光荣的事,是青年人响应党的号召,要求进步的表现。这样的事还忸捏什么?还得让大婶去替你报名。报名是有原则的,必须本人通,家长通,我就是特意来问问,孙晓阳,真是你决心报名上山下乡,还是大婶包办代替?”。


孙晓阳一下子坐起来,因为起的猛,身子晃了几晃。母亲忙扶住她。


孙晓阳用手揉揉眼,尽量控制不让泪水流下来:“蓝主任,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坚决报名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插队落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消灭三大差别。决心书我已经写好了,这就交给你。”


张光英忙拦住话头,连声说:“先吃饭,先吃饭。”话音未落,孙晓阳的大嫂已经端着碗荷包面进来了,说:“小妹,先吃碗面垫垫,别饿坏了身子。”


蓝诗枫说:“晓阳,你先吃饭。有啥事咱明天再说。我那里正在谈着话,人家还在等着哪!应红,你在这里多玩一会,陪陪晓阳。好朋友两天没见,一定有不少呱要啦。”


张光英把蓝诗枫送出大门,一边道谢,一边再三说孙晓阳不够年龄,报名只是耍小孩子脾气。蓝诗枫点点头:“知道。我心里有数。”


蓝诗枫回到运输组的时候,恽道杰已经走了。回到居委会,陈海光正在看报纸。打过招呼,蓝诗枫走进里间,文书靳小华正在等她。靳小华告诉她,公社通信员刚才送来通知,让蓝诗枫明天上午去汇报上山下乡动员工作进展情况和群众反映。然后拿出笔记本,说:“今天下午九个居民组我挨着跑了个遍。各个居民组的动员情况基本差不多。一、四、五组的三户全家回乡的动员对象思想有点松动,还需要继续做工作。适龄青年的动员工作,家长和青年以考虑考虑,再想想为借口推托的多,硬顶的人基本没有。只有八组的孙凤娇态度不好,把女儿关在屋里不让接触。动员小组去了两次,孙凤娇有点不耐烦,说:“自古以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听说有人把闺女从城里往农村送的。我给你们交个实底,我家都是闺女孩,不管怎样也好说。现在国家困难,不能安排就业,我们也没有什么怨言。好歹我们娘俩糊个火柴盒挣俩钱,够把供应的粮食买出来,饿不着肚子就行。说实话吧,就是要饭吃,我也不能把女儿往农村送。过两年看看,实在不能就业,找个对象嫁出去就算了。上山下乡我们就不参加了,各人都挺忙,就不麻烦你们再费时费鞋的往我家跑了。”


“孙凤娇?就是她对象在电机厂上班,住八号大院那个?”


“对!就是她。她女儿叫吴小莲,前些日子还参加了歌咏比赛。”


“我知道。”蓝诗枫若有所思的说:“动员小组是什么意见?”。


“大家都很生气。说孙凤娇落后,封建思想严重,重男轻女,以不安排就业就让女儿嫁人为借口,逃避上山下乡运动。气焰嚣张,应该批判。如果对孙凤娇不采取点措施,放任自流,一旦其他人效仿,动员工作将很难做下去。几个组都提出来希望居委会能制定几条硬性措施,以保证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是没有几条硬性措施作后盾,光凭嘴说,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蓝诗枫点点头:“你明天上午叫着八组组长一块去找孙凤娇谈谈,看看她有什么变化没有。要注意态度,把道理讲清楚。”


“要是她态度强硬不听劝呢?”。靳小华明显显出了信心不足。


蓝诗枫脑海里协调会上驻地企业、单位领导表态支持的镜头一闪而过。嘴里却说:“不要一下子把人看死,真正油盐不进的人很少。关键还是看我们说服动员的水平,能不能把政策摆明,把道理讲清。还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记住千万不要轻易扣帽子。扣帽子最简单,但往往于事无补。有什么情况明天我开会回来咱再商量。”


靳小华点头应允,看得出是口服心服。


这时候外间屋里热闹起来了。陈海光、沈明霜、恽道杰等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正在争论着什么。蓝诗枫走过去,一眼看见坐在陈海光身旁的史新磊,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今晚是不是轮到我们巡逻?”。


史新磊回答:“是。今天星期四。”


恽道杰说:“蓝主任,刚才派出所的小张叫我去讲了一下,说最近过来两个流窜犯,叫我们巡逻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要不今晚咱们多加几个人?”


“不用。”蓝诗枫说“我们组里人不少,大家辛苦一点,多转几趟就行了。”


陈海光说:“能加人还是多加几个人好。人多了热闹,可以多分几帮巡逻,增加保险系数。”


蓝诗枫说:“治安巡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各组都加人,上哪里找那么多合适的人去。”


“增加一个是一个。这里正好有贤(闲)人,沈明霜,今晚参加巡逻,体验体验生活吧!”。


沈明霜有点为难:“临时帮个忙不是不可以,只是我没和家里说,怕家里不放心。”


“这个好说。”陈海光站起来:“史新磊,走!咱和沈明霜一块请假去。”


蓝诗枫没说什么。从心情上讲,她希望沈明霜留下一起值班巡逻,多一个人总比少一个人好。因此,尽管她看出沈明霜态度有点勉强,仍然没制止陈海光,只是叫着恽道杰到里间谈话去了。


走出居委会门口,沈明霜埋怨说:“海光,你真不该强拉着我参加巡逻,耽误我复习功课。当初我是和蓝诗枫讲好了的,只负责写宣传稿、出黑板报,一般不参加其他活动,尤其是不参加值班巡逻。”


陈海光辩驳说:“我们又不知道你和蓝诗枫还有私下协议。再说,以前你没参加巡逻,没耽误复习,不是也没考上大学?昨天你还给我讲‘功夫在诗外',,今天就变成‘功夫在诗内',了?别书呆子气了,光死读书也不行,出来换换脑子,见见世面,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沈明霜有些无奈:“好吧!听你的。反正你是个‘常有理',,我讲不过你。”


陈海光有些得意:“态度不错,值得表扬。明早咱们工人老大哥请我喝粥吃油条,也算上你一个。”


史新磊说:“没问题,明早咱们一起去。”


沈明霜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史新磊,别听海光胡扯。”转身在陈海光肩上拍了一掌:“跟谁学的?怎么敲人竹杠?”。


陈海光哈哈大笑。史新磊却认真地说:“真的,明早我请你们。”


就像何应红和孙晓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样,陈海光和史新磊也是居委会里出名的分不开。史新磊家里姊妹七个,他是老大。由于家境贫寒,从能拉动锯的那天起,史新磊就离开课堂,跟父亲学起了木匠。俗话说,门里出身,三分匠人。史新磊能吃苦,爱学肯钻,加之父亲精心传授,不几年就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木工技艺,尤其是做的一手好模具。刚满十六岁就被水泵厂招去,进厂就定了个三级模型工。和恽道杰一样,史新磊也是治安积极分子,两人被居委会的人戏称为治保主任石治家手下的哼哈二将。史新磊家住派出所对门,自小就喜欢跑到派出所院子里玩。耳濡目染,人民警察的高大形象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他一直向往能当个人民警察,穿上庄严的警服,为人民解忧,与坏人坏事斗争。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理想。居委会成立治安巡逻队,他是第一批参加者,就是正式参加工作后也没退出,一直坚持按时参加值班巡逻。


史新磊比陈海光大一岁,但他却从心眼里钦佩这个小弟弟。陈海光的见多识广能言善辩使他觉得望尘莫及。虽然伙伴们都羡慕他早早的就了业,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他却更羡慕陈海光他们拥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他曾经跟陈海光到图书馆去过,满满几大屋子的书,陈海光毫不费力的就从里面借出砖头厚的书来,不过一天一夜就读完了。给他讲的书中的故事使他听得入迷。他尤其喜欢同陈海光和沈明霜在一起,每当这时候他总是静静地呆在一旁听他们谈话。他们谈话中涉及到的很多人和事他觉得新鲜,觉得很长见识。


回到居委会,外间屋里值班巡逻的伙伴们正在打百分。里间屋里,蓝诗枫正在看报纸。三人走进里间,蓝诗枫抬头看看,问:“请好假了?大娘没说什么?不简单,还是海光面子大,旁人怕是谁也不行。”


“那是。没看我和沈明霜是什么关系。没有金刚钻,我敢揽这大瓷缸。”


史新磊笑着说:“海光干啥都行。他那把嘴,能把死人说活了。”


沈明霜轻轻摇头。陈海光忙说:“新磊,别乱形容。蓝主任,咱们也打扑克吧!”。


蓝诗枫说:“光打扑克也没什么意思。难得沈明霜参加一次巡逻,咱们说说话吧。”


沈明霜说:“我对打扑克也没兴趣。我看还是快出去巡逻吧。”


史新磊说:“现在还太早,人们还没睡觉。九点钟以后咱们再出去。”


蓝诗枫说:“刚才你们没回来的时候我自己在想,歌咏比赛获奖以后,咱们也没庆祝庆祝,也没再组织其他活动。上山下乡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了,咱们的骨干有的也已经报了名。是不是在他们走以前,趁着目前秋高气爽,咱们组织一次大的户外活动,让青年们都参加,起码让参加了歌咏比赛的那六十四个人都参加。一方面庆祝歌咏比赛获得第一名,另方面,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深入,大家分赴天南海北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是临别前的大聚会吧。只是用什么形式,我心里没谱。”


陈海光天生爱热闹,一听说大聚会,来了精神:“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老师让每个同学都从家里拿一捆劈柴到学校。晚上在球场大家围成一圈,中间点上一堆火,同学们围着火堆又唱又跳,开心极了。我在学校参加过那么多活动,就是那次篝火晚会留下的影响最深,到现在想起来还很兴奋。”


蓝诗枫说:“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会给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开篝火晚会是个好形式,但是咱们不具备条件。场地、材料、时间、安全等方面都没有保证。这个季节正是登高望远的时候,听说西山风景秀丽,空气又好,到那里去玩一天倒不错。”


史新磊说:“这时候去西山正是看红叶的时候。去年这时候厂团委组织我们去过。漂亮极了。”


“团委到那里搞什么活动?总不能光唱歌、拉呱吧。”蓝诗枫感兴趣的问。


“就是个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然后就自由活动了。中午饭是我们自己带去的炊具、饭菜,现拾柴禾点火做的。虽然缺油少盐的,吃着还是真香。”史新磊一副陶醉的样子。


“咱们去也可以搞个野炊,肯定大家都感兴趣。不过咱们总得想办法搞个主题活动,不然到那里去光唱歌、吃饭、打扑克也没什么意思。”


“我倒有个主意。”一直光听不说话的沈明霜开口了:“我上高一的时候,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后,学校组织了一个‘继承先烈遗志,当好革命接班人‘的爬山夺旗竞赛活动',,我看,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蓝诗枫很兴奋:“你详细说说,具体是怎么搞的?”边说边拿出了笔记本。


“其实也简单。预先把红旗插到上顶上,找几个人当护旗手。在上山的必经之路两旁树杈上、石头下或其他地方放一些事先写好的纸条,代表敌人的碉堡、军营,也找些人把守。这些人和护旗手一样,每人发一支粉笔做武器。然后把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必须找到五张纸条,也就是代表攻占了五座敌人的碉堡或军营,才有资格到山顶夺旗。凡是身上被划了粉笔印的,就是被敌人打中牺牲了的,必须退出活动。最后夺到旗的就是胜利者。”


“这个游戏好,惊险、有趣。既有智慧上的较量,又有体力上的竞争。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非常适合我们青年人。”


“对!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我们起初没有经验,一窝蜂的向山顶冲。没等找到几张纸条,大部分人就被画上了粉笔印。冲到山顶时只剩下两个人,面对四个护旗手,一点办法也没有。再盲目地冲只有牺牲的份。到这时候脑子清醒了,开始研究战略战术。我们联络了另一个组的三个同学,明确分工,四个人佯攻,掩护主攻手夺旗,终于把旗夺下来了。总结的时候老师表扬了我们主动协作、相互配合的精神。那次活动对我启发特别大,印象特别深。”


蓝诗枫说:“好!有这么一个有意义的游戏为中心,组织青年去西山山的活动就可以成立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话一点不假。刚才你们没来的时候,我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道道来。这不,你们才进来这么一会,几句话,问题解决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陈海光说:“蓝主任,主意是沈明霜出的,功劳得有我一多半吧?”


“对,对!沈明霜是你请来的。这样吧,为了表彰你的功劳,就请你和沈明霜,再加上靳小华,你们三个人辛苦辛苦,从明天开始做做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快把活动搞起来。”


史新磊提醒说:“蓝主任,咱们先出去转一圈吧!今晚情况特殊,咱们要增加巡逻密度,多出去几趟。”


“好!一切听你安排。“


“我和海光,沈明霜,马奎一组,走南路。蓝主任,你带四个人走北路,留一个人值班。咱们还是在水道部门前会合,行吗?”。


蓝诗枫点点头。史新磊从墙上摘下两个哨子,递给蓝诗枫一个,说:“开始行动吧。”


(未完待续)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