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3月22日,美食博山与莱芜电台共同举办的走进博山餐饮文化行,我们一行30余人,在孝水滋润的颜神大地,共同找寻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烙印,无不为先人的智慧和卓著而倍感自豪,虽然昔日的西冶街、税务街荡然无存,但博山城里还有那么一丁点的印迹,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博山城里最古老的四合院,院落青砖飞瓦、瓦间布满零散的枯草,四合院外高楼林立。哪来的草种子,这该是此处荒凉时节飞落的种子,枯草在这里安家也要上百年了,小草、青瓦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久远!
蒋家大院,一座2层高的小楼,至少300年的历史了,老房前搭建的临时红砖屋棚方显现出现代气息,在深邃的窗沿下,挂着两个古老的灯笼,上面布满了锈斑,这个灯笼应该是清朝时期的器具。
两个古老的灯笼
古房子,用青砖砌成,窗子的上梁是圆弧形,巨大的石块作为窗的横梁,旧时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盖这种房子。听房子主人讲,蒋洗凡就在这里诞生。蒋洗凡先生作为中国同盟会创始人、国民党元老,为中国革命及博山的教育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淄博一中就是由其创办。
300多年历史的房子
蒋洗凡(第二排左一),中国同盟会成员。前排左二蔡元培,左三孙中山,左四黄兴,左五汪精卫
颜文姜祠已有1600余年历史,在宋熙宁八年《中书门下牌文》记载:“唐天宝五年立庙于水次”,乾隆年间《博山县志》也载,颜文姜
祠“唐天宝间重建”,可见该祠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祠内正殿,俗称无梁殿。该殿是国内仅存的三大唐代无梁殿之一,该殿内找不到一根大梁,大殿单檐歇山顶,九脊七兽,斗拱硕大。整个建筑富丽堂皇,气势宏伟,展示了古代颜神人民的无穷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殿内尚存有宋神宗册封颜文姜为“顺德夫人”的碑文。
颜文姜祠能够保存至今,博山的历代名人都为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不乏一代帝师孙廷铨、乾隆秘书蒋长今,清代诗词人赵执信等。不知今天的哪位有识之士能为颜神文明的延续再创佳绩。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美食博山只能用平台来唤醒周边的朋友,让更多人加入爱博山,爱家乡之列。
但愿经济文明腾飞的今天,咱们能够把历史的文明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印迹再保存更久远一些!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