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曾经朋友圈转发“博山的痛”一文,文中所阐述的是博山区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区领导班子,将博山明清时期的老街西冶街、税务街进行拆除修建,造成博山的古建筑群落遗址荡然无存,如果仍旧保存着这些古建筑群那么周村的大街将无人问津。
如果说博山老街的拆除是早期领导班子的失误,无法弥补!那么今天对于淄博市最高级的中学-淄博一中,这个全淄博市人最向往的高级中学,今天也有痛,小编就要戳一下淄博一中人的痛,无论你今天是淄博一中人,还是过去是淄博一中人,还是你是博山人、淄博人,小编就要戳痛你!
博山人号称文化底蕴深厚,那厚在哪里?厚在嘴上,还是厚在石刻上?
告诉你厚在你的虚荣心上!
淄博一中造就了吴雁泽这样的音乐大家,造就了外交部长,也造就了中国局长,这所最具文化底蕴的学府,他的前身是谁,你知道吗?叫洗凡中学!
前排左起依次为胡汉民、林森、孙中山、黄兴、汪精卫,二排左一为蒋洗凡。
淄博一中的前身--洗凡中学,为纪念这位为中国革命、为淄博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伟人,而叫“洗凡中学”,现在校园中还有洗凡的影子吗?有道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虽然“涌泉”矗在校中央,难道这就是感恩吗?
蒋洗凡为新中国的成立、为山东新革命、为淄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后因出血热-鼠疫而身故!按照小编所查资料,是有人投毒所致!
这位伟人今天在哪里,有人说在淄博一中的校园里,在世纪广场上,错!
世纪广场蒋洗凡雕像
这位伟人栖息在九龙峪的荒坡上!
没有进入烈士陵园,清明时节没有几个人为其扫墓,只有蒋家族人为其祭奠!
在你们眼前矗立的的那个蒋洗凡只是石头,没有灵魂!
知道这些你痛吗?
这位创办淄博教育、淄博一中的奠基人,今天还静栖在荒山野外!
这就是你淄博一中人的痛,是淄博文化人的痛,更是博山人的痛!
国民党张自忠将军,湖北宜城政府花5000万为其修建纪念园,那这位功勋卓著的伟人,为我们新中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全家性命,那我们又该为其做点什么呢?难道就仅仅树立几块没有灵魂的石刻而已??
如果你有能力,请为其所栖之处改善而努力,如果你对伟人有敬仰之心,请将这个消息分享给更多人,让我们共同为纪念伟人的伟大而贡献微博之力!
蒋洗凡生平
一八八二年农历的四月初十,辛亥革命山东领袖蒋洗凡诞生在博山大街报恩寺村,一处四合院的东屋。
蒋洗凡故居大门
蒋洗凡(1882~1915),名衍升,字锡蕃,又字洗凡。蒋洗凡出生在一个仕宦书香门第家庭,祖父蒋仙航博学饱识,做过清朝安徽省潜山县令。父亲蒋幼航也是文化诗书之人。兄妹四人,洗凡排行老大,1.8米以上的大个子。蒋洗凡自幼受家庭礼教的影响,聪明、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尊老爱幼、善于帮助别人、遇难相助,在家中作为老大,每到春耕秋收季节,他都要去参加劳动,做各种农活。十几岁就考中秀才,二十岁参加生员考试,成为当地颇负盛名的禀生,后公派留学日本。
1911年1月,同盟会推选蒋洗凡等6人为全国总代表,回国组织模范体操团,为推翻清王朝训练骨干。总部设在上海,蒋洗凡主持总部工作,联络各省以为策应。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相继宣布独立。1912年(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委任胡瑛任山东都督,蒋洗凡任秘书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蒋洗凡当选为理事,并担任山东支部稽勋局局长,后被选为支部部长并任省议会议员,又被选为议长候选人。
1913年11月3日,袁世凯宣布解散国民党。11月7日,山东都督靳云鹏突派骑、步兵包围省党部勒令解散。蒋洗凡面对危局,从容镇定,处事如常,使党部人员免遭屠虏。之后,返回博山。1914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胶济路,纷集博山。他代表乡人与其谈判,使之侵略行径有所收敛。
1915年3月25日,蒋洗凡患猩红热逝世,年仅34岁。他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早期***之一,其短暂的一生忧国忧民,追随革命,其革命形象正如他诗中所写--"义气塞两间,肝胆照千古"。
细说淄博一中来历
清末罢科举,蒋洗凡就读于本省师范学堂,在师范学堂上学期间,他与徐宝田、张季元等,在博山考院创办高等小学堂,乡设蒙学,经营缔造,饱尝艰辛,每逢假期回家,必亲往巡视督导,对成绩优异者予以奖励,培养了数百名新人才,开创了博山办学堂的历史。
1924年,博山县士绅张焕臣等,继承洗凡遗志,筹资成立'博山私立颜山中学', 1936年改称为'洗凡中学','七·七'事变后停办,1946年在济南复校,1948年合并于人民政府在博山建立的淄博中学……
淄博一中
博山私立颜山中学成立于1924年(民国13年),校址在当时的玻璃公司,坐落在博山柳杭村孝妇河东岸,夏家山南麓。该校的创办倡议人有贾聿策(字慕夷)、张焕臣(字新曾)、韩荫长、王凤藻、梁祖基、赵仲如等人。创立的初衷是在博山成立一所中学,解决当时博山青年外出求学的困难。倡议得到了当时博山的主要工业炭业界的赞助,并以倡议人为主组成校董会,由当时的博山商会会长张焕臣任董事长,由热心教育事业的士绅贾聿策担任驻校董事。创立之初,颜山中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博山煤炭输出的车皮捐,每一车厢煤抽0.3至0.5银元,由博山炭业公会代扣收集,交学校办学。学校成立后,呈准教育部备案。当年春季即开始招生,设立一个初中班,暑假又招了两个初中班。自创立到1928年,颜山中学学生数为每级初中三个班。校长相继为苏继周(从创立到1924年暑假)、韩荫长(1924年暑假到1929年2月)、常子中(1929年2月到1930年冬)、孙焕文(1930年冬到1935年),孙焕文1935年病故后,其弟孙炳文代理校长,1936年5月,翟纪平接任校长,高秉坊、李毓万等人提出将学校改名为洗凡中学,以纪念这位著名革命先驱、淄博教育事业的伟人。
翟纪平担任洗凡中学校长,一直到1937年(民国26年)冬日寇进占博山。这时,洗凡中学发展到初中六个班,高中两个班。初中延续了颜山中学的届数,1937年暑假毕业的是12级,新招的是15级。高中只招了两届。当时洗凡中学初中共开设14门课:国文,每周7节(包括作文2节),开3年;数学,每周4节,开3年;英语,每周4节,开3年;历史、地理,每周各2节,开3年;动物、植物,每周各2节,开1年;物理、化学,每周各2节,开1年;生理卫生,每周2节,开1年;美术、体育,每周各2节,音乐,每周1节,各开3年;党义(后改公民),每周1节,开2年。学生每日上课5节,课外活动1节,每周上课29节,星期六下午不排正课。
当时洗凡中学占地面积20余亩,有教学楼1座,包括4间教室。另有普通教室9间,音乐、劳作教室一间,理化实验室1座,图书馆一座,有6间阅览室,办公室1座8间,共用宿舍8间,教职员餐厅1间,学生饭厅1座,厨房6间,盥洗室3间,浴室2间,体育场1个。成立高中后,图书仪器,购置颇多。博山沦陷前夕,翟纪平曾将洗凡中学的印信档案、重要资料和贵重仪器(如显微镜等),携带到山区以图保护,但在战乱中全部散失。学校的图书寄存在税务街韩荫长家,仪器寄存在夏家庄赵伯尧家,丢失很多。残存部分,1947年暑假前运至在济南复校的洗凡中学,后来,全部移交新成立的淄博中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由当时担任山东省参议会副议长的洗凡中学校董贾聿策(慕夷)出面,借用济南城内院后街的河北辽宁同乡会馆作校舍,正式恢复了洗凡中学,贾慕夷兼任校长。复校后,学校依然称"博山私立洗凡中学",直属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复校之初,洗凡中学只有4个初中班:初一2个,初二1个,初三1个。其班级届数,延续了抗战前的洗凡中学,从初中16级算起。1946年暑假,16级毕业,招19级;1947年暑假,17级毕业,招20级;1948年暑假,18级毕业,招21级。为了保持4个班,学生到二年级都要2个班并为1个班。截至济南解放前夕,复校的洗凡中学共送走了3届初中毕业生。
1948年5月,贾慕夷病故,三个月后,徐佛千出任洗凡中学第三任校长。1948年底,徐佛千回到博山为洗凡中学寻找出路,经过接洽商谈,新成立的淄博中学派张凌云与徐佛千一起来到洗凡中学。于是,洗凡中学与淄博中学正式合并,济南的校产悉数运回博山,全部移交淄博中学。三个负责人徐佛千、赵蔚芝、李新寰和博山籍的洗凡中学教师王克常、赵学周以及校工王锡端、王吉庆、陈纪顺,先后进入淄博中学,正式参加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洗凡中学的全部校产也随之运回博山,交归淄博中学使用,大部分未完成学业的洗凡中学的学生,也转入淄博中学,编入相应班级,继续学习。建国后,淄博中学于1955年改名为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看完这段历史,曾经12年的洗凡中学,今天淄博高中的最高学府,前人都去纪念他,难道我们就视而不见,难道就只树几块没有灵魂的雕像?
如何纪念他?
荒郊野外?
如何除去这心中的痛?如何抚平博山人心中的伤?
希望通过咱们的分享和呼吁,让更多的人知晓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人的前世和今生。
让我们共同为纪念这位著名的先驱、伟人而贡献微博之力!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