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油 篓 寨
油篓寨,座落在池上镇东北方向的石臼村西部,主峰海拔854.7米,山势起伏呈西南东北走向。东与雁门寨,东北与蟠龙山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形成石臼嵧。又与西南黑虎寨、西北鹿角山构成淄川区幸福嵧。
此山古名玉楼山,因呈三层楼状分布而得名,据《续修博山县志》载:“玉楼山,县东南八十五里,俗名油篓寨。”因山形似油篓,亦名“油篓山”。油篓寨以其山势险要,气势巍峨,形状奇特,植被繁茂而著称。
沿着山下的羊肠小道向上攀登,便可一路领略山上自然风光。映入视野的是三岭两沟之间的品类繁多的各种果树,有杏、梨、枣、花椒等经济树木,春来繁花似锦,蜂蝶争春。走在幽静的山谷中,到处弥漫着青草味儿,时有啼鸟的叫声,清脆悦耳,还有树林中不知疲倦的鸣蝉,仿佛赶趟儿似的不绝于耳。此外,藏在草丛里的蝈蝈也凑热闹般的加入合唱中。久居闹市的人们,一踏此处,总有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满足感。
登上山膀子凝望盘盘接接的石崖上,时常鹁鸪鸟成双成对,盘旋飞出飞进,时而发出“咕咕咕”的叫声,还有生长在山崖缝隙处的古树枯藤,更令你惊叹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神韵了。驻足悬崖之下,一阵阵凉爽的清风掠过,望着人与自然和谐的音符,足以令人心情为之不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绕过油篓寨的北膀子,踏着崎岖小路慢慢向上攀登,便来到了油篓寨的第二层了。这里翠柏葱葱,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地上偶有野兽出没的足迹。南膀子上面的柏林中,仍有十几间破石屋的遗迹,说明战乱年代有人在此居住过。围绕山顶周围的古墙、上山处的北石门遗址,皆历历在目。站在石门之处,总给人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足见油篓寨地势之险要了。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穿过密密的柏树林,再向上走便攀到了山的顶峰。峰顶地势比较平坦,山顶呈阶梯状自东向西排列,东面高而凸,向西低而平,颇似一个会场。站在山顶,放眼观望,巍峨的高山被踩在脚下,有一种“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
油篓寨以其山势险要、奇特、植被茂密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雄姿。鸟语花香,古树参天,枯藤纵横,是一个较好的消夏纳凉去处。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