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柴谷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柴谷洞

转载 2015/06/18 08:3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67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柴  谷  洞

    登金牛山,沿神水潭东侧一路径直向南,右侧松柏呼啸,左侧悬崖欲倾,有“松鹤”二字刻于其上,过此石刻,便有一红墙青瓦的圆形山门映入眼帘。进山门,便有一平坦地面,设一组精致石桌凳,西面是一厢房,摆香案、罗帐。南面有一六角凉亭,精致玲珑,这便是三亭鼎力的东亭,隔柴谷与西亭遥相互应。东面是百丈悬崖,遒劲古柏点缀其上,在悬崖下边有两个洞门,青瓦垂脊,北洞门尤为别致。
    此洞门高2米宽1米,砖垛,门框门楣为石质,光骨如漆,雕刻图案,门楣上雕一精致石匾,上书“柴谷洞”三字,楷书,庄重有力,阴刻。门框两侧刻楹联,隶书体,隽秀凝重,潇洒自然。上联“户辟苍崖云下楗”,下联“帘垂藤萝月为钩”。
    此洞深不得知,外宽内狭,上下呈椭圆形,仅供一人行进,周围四壁皆洞坎罅隙,青苔布列,上有钟乳,下有石笋。洞体斗折蛇形,高低错落。进至20余米后,需匍匐而行,进益狭,身不得过,只觉凉气嗖嗖,嗡嗡作响,顿觉仙气充溢。此洞是秋潭仙师潜心修行的场所。
这里“日出而洞底开朗;月上而林壑生辉。夏日清爽乃如秋至;冬令温和俨若春归;昼夜景象不同,四时气候各异”。
    “秋潭者谁,柴谷居士也”。“三洞之旧主,一山之管领也”。《增修金牛山碑记》中记述:“仙师姓许氏,号秋潭,在世为蒙邑人。少道籍,尝两至徂徕,两至柴谷,惟柴谷多历年所。迨云水仙师由蓬岛来会秋潭,师事之,两人俱与此终焉”。
因此地系秋潭仙逝之所,所以这里游客尤多,或凭吊,或吟诵,或啸歌,体验秋潭仙师超脱世尘,回归自然的心境,以品仙韵。
    南边一洞门,似柴谷洞门,洞深15米,高大宽敞,乃人工所凿,为山鼎盛时藏书之处。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