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朝金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朝金洞

转载 2015/06/18 08:3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41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朝  金  洞

    朝金洞,俗名响泉洞。位于响泉村西约1公里的小南峪溜的石崖下。峪底和两山坡上是一片果园,种植桃树、苹果、核桃等,山顶上多柏树、槐树、核桃树,草木茂盛,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沿着梯田间的小路攀登而上,越接近悬崖下的洞口,越感到凉爽,树林中鸟儿的叫声,花草的芬芳,泥土的清香,会使你感到心情振奋。
    朝金洞有东西并列的两个洞口,西面的洞口宽约30米,高6米左右。洞深30多米,往里走逐渐狭窄,洞里面有一扇形石坡,坡面呈鱼鳞状,由长年流水沉积而成。洞内虽有滴水形成的钟乳石,但因洞口宽敞,风化严重,颜色纯白、形状奇特的不多。洞西面靠近石壁有一石形似石磨,中间一石敲击时会发出咚咚的响声,人称石鼓,东面有一石龟,长约2米。在洞口处建有小庙3座,正中一座是观音庙,面积约8平方米,高3米左右。庙后偏东的庙是吕祖庙,面积梢小。在观音庙东面有石碑四通,最南面的石碑是乾隆年间所立,最北面的石碑是民国二十七年重修时所立。中间的石碑是近年的作品,记载当年修庙的经过及捐款人员。靠近东面的石壁有一小庙,是石大夫的香火处,庙高约2米,面积仅2平方米左右。石大夫庙北侧有一石碑是清朝康熙年间所立,是现存石碑中最早的。东面的一个洞口宽20米左右,高约5米。深20余米。两洞由于座南面北,加上洞口处被树木遮挡,常年不见日光,夏季进得洞中,如进入有空调的房间,非常舒适。在洞口下方东侧的山坡上,树木碎石中有一石窟窿,盛夏时节会从石孔中向外喷水,平时不喷水时,靠近泉眼处会感到有一股凉气喷出,据说有时还向外喷沙,为此人称鬼泉。在峪底的一石堰旁有一井泉,井深约8米,井口直径约60厘米,平时水深约3米,雨水大时水会从井口喷出。为了蓄积泉水,村民在峪口处还建有一个圆形水池,水池直径近20米,平时可供人畜用水,并可灌溉周围的土地。朝金洞的周围的植被非常好,夏季时节凉风习习、树荫浓浓、鸟语花香,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