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你经历过用腊纸在钢板上刻字的年代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你经历过用腊纸在钢板上刻字的年代吗?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6/25 16:54:5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阎乃恒 71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六七十年代,打印技术不发达,那时印个通知,发个文件都是有专人用腊纸在钢板上刻出底版然后在油印机上印刷。那个时候,所有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包括农村办公室都有一套或几套油印机供使用。


刻钢板要有专人操作,他不象写钢笔字那样,人人都会,刻钢板用力要适度,用力大了会把腊纸划破,在印刷过程中会漏墨,用力小了腊层刻不透印不上。那时,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个专职会刻钢板的人。哪个单位如果沒人刻钢板,就要請人刻。腊纸刻好后,要把腊纸平整地帖在油印机印板上,不能有折皱,如果帖不平可揭下重帖,然后用油印机的专用滾子在墨盘上均匀地滾上墨,轻轻地在网罩上往前平推,一般不能前后来回推,那样会把腊纸推皱,就不能用了。


刻腊纸印刷,就和出黑板报一样要根据內容需要,先设计好板面,如加些图案等。特別在文革期间印些公文之类的文件,头版头条必须要有毛主席语录,那时叫“最高指示”。刻板可用多种字体,用的最多的是楷书和美术字,行书也用,但不适宜草书,那时刻板高手如云,有些制出的板面图文并茂非常好看。


七十年代我在农村小学教书,学校里的试卷等都由笔者担任刻板印刷等工作,就连村里的红,白公事所用喜帖及拜帖等,村里人都上学校找笔者刻板印刷。从刻板到印刷是件很繁杂的工作,板刻好后就是栽纸,纸张大小根据板面而定。那时这些工作都是放学后吃过晚饭晚上干,有时一干就到深夜。一张板纸用的好,一般情况下印制一百多张沒有问题,如果滾子推不稳,印不了几张腊纸就完了,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重新刻板。刻板是件很累的活,有些内容多的文件刻板要一天的功夫。


腊纸刻板已成为历史,油印机差不多也成了文物。现在好了有复印机,打字机,有电脑打字,先进多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即省时,又省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用油印机刻腊纸印刷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小编注:至今还记得当时到办公室帮忙印试卷的情景,和同学弄了一脸的油墨,想来还会心一笑。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