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把紫砂茶壶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公众号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一把紫砂茶壶

转载 闰土2019/06/17 12:50: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原创 作者:闰土 53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母亲的橱柜里,陈放着一把紫砂茶壶。它的样子就是大众化的那种,土红色的,上下稍扁像个地球仪,有一个猫尾巴似的把儿与壶嘴对称。只不过壶嘴和壶盖是明晃晃的锡制的,显得不伦不类别有一番风韵。
说起这把茶壶,得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说起。父亲生前喜欢喝茶,可从来不舍得买一件像样的茶具。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父亲到一位朋友家做客,临走时候发现了地上放着的一把破茶壶。父亲弯腰捡起来,拿在手里反复观看,是一把紫砂茶壶,只是壶嘴没有了,也没有壶盖。朋友说:“这是以前老人用过的一把茶壶,前些日子收拾房子,不小心把壶嘴碰掉了,我就扔出来了。小孩子们拿着玩,现在壶盖也没有了。”父亲说:“能送给我吗?”朋友说:“这破烂玩意有啥用?你要喜欢就拿去,不然不知啥时候小孩子们就摔碎了。”
父亲把这个破茶壶拿回家后,如获珍宝,一直琢磨着如何修复它。一次,在与一个锡壶匠朋友聊天时说起此事,锡壶匠朋友告诉父亲:“可以用锡做一个壶嘴,用镶嵌的办法安装在壶上。以前一些喜欢喝茶的人,买来新壶之后会把壶嘴打掉,然后再找人装上个铜的或是锡的,显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但是安装一个壶嘴,比买一把新壶还贵。”
父亲虽然没文化,经过七年军旅生涯的磨练,头脑还是挺灵活的。开汽车、开拖拉机,以及各种维修,大的到电气焊,小的到修理钟表,父亲样样都会。父亲根据那个锡壶匠朋友的说法,事先在壶嘴处钻了一个大小适当的圆孔,又找来一些废锡旧铅,按照一定比例放到一个坩埚里,用风箱吹的炉火把它们融化成液体,然后把滚烫的液体倒入准备好的磨具中,稍凉片刻打开磨具,一块闪亮的锡板就做好了。父亲用锡板做了一个大小适中的壶嘴,在壶嘴根部做了一朵莲花,安装在破茶壶上,用烙铁把插入壶内多余的部分烙平,又用锡板做了一个壶盖,最后经过研缝磨光等工序,几经周折终于把一把破茶壶修复好了。虽然做工不是很细腻,看着还挺顺眼。
从此以后,这把紫砂壶就成为了父亲的宝贝。每当父亲在外劳动或赶集快要回家的时候,母亲就会早早地用这只紫砂壶给父亲泡上一壶茶,夏天的时候放在小桌子上,冬天的时候放在土暖气上温着。父亲回到家,洗完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父亲告诉我说:“这种紫砂壶又叫南瓷壶,是泡茶最好的茶具。只要经常用它,它就会有灵性的,不管放进什么茶,泡出来的水都有一股清香的好味道。用的时间长了,壶里会长出茶山,偶尔不放茶叶进去,冲上热水后倒出来的仍是清香的茶水。”
父亲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这把茶壶始终不离他的左右。他通常泡上一壶茶,一只手夹着香烟,一只手抚摸着茶壶,两只眼睛直直地望着窗外,静静地遐想和沉思。若有朋友来玩,他就泡上一壶茶,边喝边与他们高谈阔论一番,有时也夸奖一下自己的壶。久而久之,壶身上渗透出一种滑润的光泽。
自从十年前父亲去世以后,这把茶壶就被母亲珍藏起来,直到前几天我去母亲那儿,才在她的橱柜里看到。它静静地待在那里,身上一尘未然,仿佛是刚刚用过一样。我猜想,十年来母亲不知曾有多少次把它拿出来端详、擦拭,因为在它的身上,遗留着父亲太多的气息和回忆。
作者焦念君,农民,四级残疾。人丑家贫才疏学。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博山区作家协会会员。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