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以后,我们依然相向而行……——记一次难忘的川峡壮行之旅(三)
原创
成龙之龙于 2019/06/11 15:02: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日月潭
2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五十年以后,我们依然相向而行……——记一次难忘的川峡壮行之旅(三)
显示

三峡行
从九寨沟回来后,按计划我们又游览了乐山、峨眉山、青城山和都江堰,还在成都市区游览了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武侯祠,品尝了锦里小吃等等。4月18日早晨,我们一行坐上了去重庆的中巴车。按计划要坐游轮沿长江三峡到达宜昌,从宜昌坐动车经武汉转道返淄。
下图为峨眉山顶巨大的金身菩萨。

下图为乐山大佛。

下图为都江堰。

青城山山高路陡,躺身滑竿,悠哉自乐。

携手老伴,相扶前行。

都江堰景点留个影。

游览武侯祠。

杜甫草堂。

诗圣像前合个影。

金沙遗址博物馆前。

七姐妹合影。

去趟锦里小吃街。

车到重庆后已近中午,饭后我们游览了重庆的几处景点,重点观看了小说《红岩》中所提到的“渣滓洞”和“白公馆”。晚八点登上停在长江边上的游轮。连日来的紧张行程,大家虽都早已疲惫,但仍振奋精神,乐观前行。一路之上,虽然有的同学或是家属也出现过不同状况,如晕车、疲劳不适等,但都有惊无险地闯过来了。大家都感庆幸。来到停泊在长江边上的大游轮上,坐的虽是三等舱,一行人还是免不了兴奋一番。一阵安顿之后,大家开始这里瞅瞅,那里看看,有的迫不及待跳到游轮边上的快餐店吃上了面条。此时游轮上的一位姑娘找到了我们,原来她是来问我们去不去船顶赏景。我和lc跟她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大家由“一层”翻上了“四层”(一层三等舱,二层二等舱,三层一等舱,四层为船顶)。来到船顶时已知是晚上九点多,但见两岸灯火辉煌;江中游轮多多,有的停泊,有的游走;小船更是闪着灯火于江上来往穿梭,给这静谧的山城之夜增添了几多妩媚和妖娆。此时此刻,大家心情豁然开朗起来,就像卸掉一身包袱,更像一块石头落地,连日来的疲劳,奔波之累一扫而光。有的张罗着打扑克,有的张罗着品茗赏夜之美景,我们几个好酒之徒则张罗“美酒佳肴”,要在这美丽的长江之夜开怀畅饮。一切皆如想象之美好。船上灯光如昼,远处灯火阑珊,微风吹来阵阵凉爽,大家都陶醉在这美丽的夜晚——让人终生难忘的长江之夜中。美好终究是短暂的,一阵兴奋之后,游轮很快就起锚了,夜色渐沉。大家最终似有不甘,但还是踏着如走平地的船板返回了一层舱内。
一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有的同学就按捺不住,早起依着船舷在晨雾中欣赏岸边美景。这次“三峡游”原本是要坐豪华邮轮,因预订没订上,临时改的普通游轮,加之返程心切,就只有坐三等舱了。六人一间的船舱内,虽是狭小,但整个游轮上的空间要比来时火车上大的多,大家进进出出,不时来到船舷边拍照,间或登上船顶观赏两岸风光。游轮一夜走了多少路,我们不得而知。按计划午后,我们要去游览“丰都鬼城”。船到的时候,导游引导我们通过另一条与我们相靠的游轮,然后踏上一座木板索桥登上岸边,后乘坐景区专用电瓶车进入“鬼城”景区。此景区实在说很没游览的必要。一进入口大厅,迎面是一幅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题字:“丰都名山”。让人疑惑的是,一座好端端的名山为什么硬是和“鬼”联到一起。看来为了吸引游客的眼球,是什么办法都能想象出来的。导游更是穷尽所能,把人和鬼的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什么“奈何桥”、“望乡楼”、“十八层地狱”、“生死轮回”,最后还是盯着你的钱袋子。大家在“鬼世界”里匆匆走了一圈,就不顾导游自行撤了出来。倒是这里的东西便宜,不论是纪念品,还是吃食都比别处便宜多了。大家各自买了一些,就返回游轮去了。


这次游三峡,一处著名景点线路上没有,那就是“白帝城”,三国刘备托孤之处。虽是遗憾,但还是游了“张飞庙”,而且是夜游。晚上十点多,船如法炮制,我们穿过另一条游轮登上南岸,虽是夜间,有路灯照耀,一行人很快抵达张飞庙。众所周知,当初建三峡大坝时,不只动迁了120万移民,不少名胜古迹也不得不离开故地。张飞庙即在此列。据说是照原样搬迁,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都进行登记、编号,然后原封不动拆除重建。此庙依山而建,要进庙需登上几十级台阶,却台阶较陡,这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而且是夜里来的游客而言,很有难度。大家小心翼翼,相互搀扶,记得那夜还下着小雨,台阶湿漉漉的,很容易滑倒。进到庙内总算见到了这位威风凛凛的三国名将,黑大汉张翼德。大殿上的雕塑,双目圆睁,络腮胡上翘,把个猛张飞刻画得活灵活现。除张飞像外,少不了的就是刘关张。庙不大很快就游完了,能够一睹张飞风采,也算不虚此行了。




游览完张飞庙,回到船上已近零点了,大家各自安顿。黑夜中游轮又不知航行了多远?当4月20日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长江三峡最美的“神女溪”。按照导游安排我们游轮上所有人分乘十几条游艇,一路纵队浩浩荡荡向神女溪进发。我乘坐的游艇导游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土家族姑娘,她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还为我们唱起了土家族山歌。神女溪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大概因为她与长江交汇的地方有著名的“神女峰”,因而这条支流就被命名为神女溪。说是溪,实际与“溪”不搭边。船航行在上面如同航行在长江上一样,只是她的江面越来越窄,船航行到尽头宽度大约只有10几米了。船在神女溪平稳航行,两岸是直立陡峭的悬崖峭壁,上面植被茂密,灌木葱茏,大家不时被此一处彼一处的美景所震撼。有些画面似曾相识,原来我们看过的不少三峡美景照,多数都出自这神女溪。今天我们来了,亲眼目睹了这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所造就的人间美景,除了赞叹就是按动快门,留住这美丽的瞬间。船到头后很快折回,导游姑娘又给我们介绍了这神女溪两岸高山峻岭出产的中草药、巫山神茶。大家相信似这般神仙居住的地方,采集加工的药和茶一定孬不了,便每人都买了几包,或自用或送人,游客、导游皆大欢喜。返回时游轮来到长江岸边的神女峰下。此时的神女峰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就像一层薄薄的面纱,遮盖着神女的真容。大家只好耐心等待。直到导游向我们惊呼,“露出来了,露出来了”,大家才从慢慢散去的薄雾中看到了她的真面目。有人直呼,“太像了”;更多的人举起手中的相机不住拍照。渐渐地面纱又遮了过来,就像戏剧结束后的拉幕,此次神女溪之游也落下帷幕。




离开游轮后在等待大巴车的到来。

下午游轮抵达秭归,全体游客下船改乘大巴车进入屈原故里,游览屈原祠。在屈原祠大家的心灵又得到一次净化,重又勾起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敬仰之情。后,大巴车又奔向这次旅游的最后一站——三峡大坝。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和水电工程,1994年正式动工,2009年全面竣工。这一浩大的工程,早在建国初人民领袖毛泽东就提出了设想,并在当时就已选好大坝地址。现在的大坝正是在当年选好的坝址上建造。1956年毛泽东还慷慨激昂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游长江》。诗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侠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今过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能够亲身到达大坝,领略“高峡出平湖”的壮观美景,的确令人兴奋和激动。我们首先来到第一个景点——坛子岭,在这里除俯视大坝全景外,还参观了有“长江第四峡”之称的“双向五级船闸”,观看了船只如何通过此闸来往于大坝的上下游。在第二个景点——“185平台”,我们在大坝的北侧与大坝之水近距离接触,看那平静如镜的水面,阳光透过白云撒下的斑斑驳驳的亮光。大家开始摆好姿势,变换不同角度,不断与大坝合影。导游告诉我们,来大坝游览最好的时机是观看大坝泄洪,那场面极其壮观。而我们只看到了在展览室陈列的泄洪照片,要看到实景,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了。
至此,我们的川峡之旅就结束了。当晚在宜昌车站附近的旅馆住了一宿,21日早坐车转道武汉于当晚抵家。
在屈原祠前留个影。

三峡大坝。

后记:近半个月的旅程,虽说玩得尽兴、高兴,但也和辛苦、劳累伴行。可以说精力、体力均已透支。别人不好说,我本人休息了两周后才觉泛过乏来,才有精力、精神去回味、思考已走过的紧张旅程。才开始着手在长江游轮上就已想好的计划,那就是编辑一本纪念相册。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同去的博山几个人整理了大家一路之上拍摄的照片,把大家采撷的精品花絮挑选出来,经过继良同学的精心制作,编成了一个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大花篮——名为《川峡之旅》的影集,把它留给大家,一路同行的老同学们,以便在今后的岁月里不断欣赏、咀嚼那段难忘的美好时光,享受她所散发出来的永久馨香。
(完)






图片:承明继良会文等
文字: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