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血战桃花岭——博山抗日英雄谱之二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血战桃花岭——博山抗日英雄谱之二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6/04 10:46:4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王建峰 216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博山下庄桃花岭,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每次去都会有心灵的震颤,每次去都会有新的感受。近两年我已去过三次,一次是从博沂公路下庄大桥桥头顺岭脊而上,一次是从云行山向北插过,最近一次是前几天直截由正面向上攀爬。三次的目的都是双固堆。


双固堆是云行山向北延伸的余脉,也是桃花岭的最高峰,1942年11月10日,也就是75年前的今天,著名的桃花峪战斗就发生在这里,博莱县独立营营长郇振民和一个排的战士就是在这里与几千鬼子浴血奋战一整天,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桃花岭上的双固堆山


郇振民,又名郇慎民、郇心伟。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西域城人,生于1917年,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班长、连长、副营长,后调任由道会组织罡风道改编的博莱人民抗日自为独立团脱产独立营营长、博山县独立营营长、博莱县独立营营长。


1942年10月,为摧毁我山东党政领导机关,日伪军12000余人以铁壁合围的战术,对沂蒙山区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我党政机关化整为零,与敌人周旋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进行游击战争。博莱县独立营也隐蔽在博山一带山中活动。


敌人的合围圈越来越小,情况对我十分不利。郇振民营长带着独立营三个排的兵力,在敌人之间往来穿插,有时一夜之间就要转移好几个地方。


11月10日,有两股敌军妄图偷袭我鲁中军区泰山军分区(原四支队)指挥机关。这时郇营长带着部队刚到下庄庙子岭,就连续收到三次情报:西边张家台有鬼子扑过来。北边有鬼子正向下庄移动。南边鬼子已从下瓦泉向北出发。独立营将要被三面而来的敌人包围了。


情况万分危急,郇营长知道,山对面松子崖下面的山沟里正隐藏着廖荣标司令员和军分区指挥机关,一旦被敌人发觉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必须要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把敌人引开才行。他当机立断,命令指导员阎发苍带两个排火速掩护群众向东山转移,他自己带着通迅班、侦察班、机枪班共一个排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北面的桃花岭吸引敌人。当他们全速登上双固堆山顶时,差点和敌人面对面,敌人正从山的另一边奋力的向上跑,双方只有十几米的距离,郇营长让大家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然后从战士手中拿过机枪就是一阵猛射,硬生生的把敌人打了下去,阵地前留下了一片鬼子的尸体。


大家来不及喘口气,鬼子们连续发起了几次集团式冲锋,都被战士们凭借着有利地形,集中火力狠狠的打了回去。


战场上出现了暂时的宁静,郇营长透过硝烟看到,面前的敌人正在调整部署,南边的敌人像蝗虫一样满山遍野的扑来。他知道,鬼子已经被吸引过来,廖司令和军分区机关安全了。但他和他的战士们即将面临着一场绞肉机一样的恶战。他沉着冷静的告诉同志们:要注意节约子弹,等敌靠近,瞄准了再打,争取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一会儿鬼子又嗷嗷叫着冲了上来,郇营长看着敌人一步一步逼近,大喊一声:打!手榴弹纷纷落入敌群,机枪又哒哒哒地叫了起来,像秋风扫落叶,摧枯拉朽,鬼子又在阵地前留下一片死尸退了回去。


双固堆山,就像有人在桃花岭上放了两块大石头,后面虽无崖却坡很陡,而正面是悬崖峭壁,尽管鬼子连续轮番发动进攻,但郇营长他们居高临下,凭借有利地形,从中午坚持到下午,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敌人的炮火把整个山头大成了一片火海,柴草炸光了,树木烧尽了,山石炸裂了,但我们英勇的战士就像双固堆山一样在火海中巍然屹立,而敌人在这巍然屹立的山头面前则一筹莫展,对面山口上已经堆满了敌人的尸体。



当时,这个山口堆满了鬼子的尸体


太阳就要落山了,大家互相看一下,会意的点点头,天一黑就是我们的天下,大家可以凭着熟悉地理情况的条件突围冲出去!鬼子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天一黑他们就彻底地失败了。于是他们又发起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猛烈的一次进攻。炮弹的炸裂声、机枪的吼叫声、鬼子狼一样的叫唤声响成一片,他们包围了整个山头,象饿狼一样哇啦哇啦叫着向上冲,战斗进入了白热化。战士们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完了,又举起石头往下砸,最后石头也没有了,一个排的战士只剩下了三个人。


郇营长对着三个战友说:同志们,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不能把武器留给敌人,把枪砸碎!



远眺云行山


是!跟鬼子拼了!战士们流着泪把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心爱的武器使劲摔在了石头上。然后他们拿着这些半截的武器朝着已经冲上来的敌人砸去……


郇营长,现安葬于博山烈士陵园,他牺牲时年仅25岁,结婚还不到三个月。而他的那些战士们有的还是十几岁的孩子。


写到这里,我记起了毛主席说过的一段话: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我想,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军队,这样一种精神,中国革命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今天,这种精神更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先烈们精神不死!


2017年11月10日夜  原创:王建峰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