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床前明月光 —— 观巧夺天工红木文化博物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床前明月光 —— 观巧夺天工红木文化博物馆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5/31 17:06:5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吴茂功 19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上小学时,读李白那首著名的《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就有个疑问:月光能洒到床前吗?站在床前,或躺在床上能”举头望明月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我上小学时的教室,是占用一家曾被镇压的地主的房屋。那房子和我们家的房子大不一样。这房子进尺深,里边面积很大,要不怎会用作教室呢。再一个特点,它有檐廊。就是房檐很长,在前墙外形成一条长廊。檐廊三尺七,也就是一米多吧。其好处是下雨天淋不着,不会把泥水带进屋里。当然也有缺点,光线被廊厦庶住,屋里太暗。阳光无法照进室内,月光就更照不进来了。


当时就向老师求教,老师说,古人是不会说假话的,你自己去想吧……


我心中暗想,怕是老师也不明白,只好自己再想想。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没弄明白:李白在床上到底能不能看到月亮。


直到最近,我去莱芜参观了巧夺天工红木文化博物馆,才豁然开朗,那个困扰我六十余年的问题终于有解。



在博物馆里,展台上陈列着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家具。其中有一套唐代的桌椅板凳条案茶几。这些家具虽然历史久远却依然光彩照人。突然,我的目光被那标签吸引住了。明明是方凳、圆凳为何标作”床“呢?叫人丈二和尚一一摸不着头脑。好奇心再也按捺不住,就问解说员:为什么把凳子标成床?是一时疏乎吗?工作人员答道:这是唐代家具,就应该用唐代的名称来标注,这个东西当时的名称就是”床”。


噢,原来如此。此床非彼床。彼床是供睡觉用的,是摆在屋里,不常搬动的。而此床,是供人坐下休息的,是可以经常搬动变换位值的。



于是,我眼前就浮现这样一幅场景:在一个鲜花盛开的院子里,在青砖灰瓦的堂屋外,檐廊石阶下,李白摆下一张八仙方桌,三两条板凳,要请高邻吃茶饮酒,然而,没人前来。看天上明月一轮洒下淡淡青辉,风摇树影婆婆娑娑,近旁花朵溢着淡淡青香,孤独的他不由得轻轻吟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身在异乡的他,独自一人,酒与茶都淡然无味。他举头看明月,明月如一面宝镜。宝镜啊,你可否照见我的家乡?月光如霜雪,惨惨淡淡,又给他的内心增几分悲凉。他唱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想,此情此景,我也会诗兴大发,虽吟不出那样的千古名句,至少也可喊出: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何时才能回到你的身旁……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