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六十年前的小秋收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六十年前的小秋收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5/28 16:12:2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吴茂功 5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人上了几岁年纪,就总爱回忆过去。这回,淅淅沥沥的秋雨一连下了几天,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这脑子里,就不断浮现六十年前,那些深秋时节的阴冷日子。

童年是快乐的。这快乐与贫富无关。富人有富人的快乐,穷人也自然有穷人的快乐。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我十分快乐。当然,我的快乐,与富人家孩子的快乐,有着很大不同。

每年的深秋,也就是农历九月间吧。那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那时,大田里的庄稼都已收割完毕,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开始我们自己的”小秋收“了。

那个字怎么写呢?到现在我都没闹明白。查了几部字典也没查到。但我会说,我们这里的人都会说,就是写不上来。我们叫它”拦”,拦地瓜,拦高粱,拦豆子,拦花椒,拦柿子……凡地里长的,什么都拦。


”拦”,就是把大秋收中剩下的、落下的、漏下的东西,拣回来、拾回来。

比如拦地瓜,人家把地瓜刨完了,收家去了,我们料定,那地里肯定会有拣不净的漏网之鱼。于是,一帮小屁孩挎个小篮子,扛个小钁头,就到地里开始”小秋收”了。那地瓜都是栽在垅脊上的。生长中有时会伸出一根很长很长的”筋”,我们叫它”老鼠鞭”,”老鼠鞭”大都会结一个不小的地瓜蛋。这是我们猎取的主要目标。当然,在垅上,也有落下的。有的因为长得深,没刨出来。有的是因为”差(chai)子(结地瓜的把)断了,地瓜没翻出来。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战利品“。那时别看年纪小,可有股子韧劲。撅起腚来使劲刨,一会也不停手。累是累点,收获也很可观。有时运气好,一顿饭的工夫能拦满满一筐,总得一二十斤吧。歪悠歪悠地挎回家,母亲和奶奶总会夸几句的。这便是最高奖赏了,于是就很高兴、很快乐。

拦高粱。高粱熟了的时候,总是用镰刀把穗头割下来,先行运到场院去晾晒,脱粒。完了,才去收拾桔杆。这时,我们就开始拦高粱了。拦高粱虽说没有拦地瓜那样”有收获”,也不至于空手而归。因为割穗时,总会有些倒地的漏网之鱼。有些小穗头人家就不要了,他不要咱要呵。虽然不多,一个上午也能拦个十斤八斤吧(估算)。

拦庄稼我们叫小秋收。这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使我苦难的童年充满了欢乐。以至很多年后,回想起来,仍觉得十分幸福。前几天,我和老伴去了一趟池上,那里是老伴的娘家。我们决定上山去拦花椒。我们去时,花椒都已经收过。但每棵树上怎么也得剩下三撮两撮的。我们用三个多小时,拦了二斤多花椒,心里高兴极了。回来儿子抱怨:买不起吗?我说:买的和拦的不一个味。

不是吗?我们拦的不是花椒,而是一种心情,一种对儿时快乐时光的纪念。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