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走过西冶街,看到一鞋铺,摆着好多老北京布鞋。其中有一双青面圆口的,叫我不由得心头一颤一一这鞋好眼熟。我就想起,小时候,母亲为我做鞋的情景。
解放初期,广大农村的生活还是很苦的。我们家更是清贫。父亲在外当兵,几年都不回家一趟。家里就只有母亲、奶奶和我。奶奶身体一直不好,家里地里的活,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
记得我小时候,到上学之前,没穿过母亲做的鞋,她太忙了。最早的时候,穿的是姥姥做的虎头鞋,连脚裤,虎头鞋,一直穿到两岁多。后来,拣邻居姐姐姑姑的鞋。小女孩长得快,平素安稳不踢蹬,鞋子磨得慢,有时穿不烂就穿不上了。那些大娘奶奶们,就提了来,扔到母亲面前:拿回去给孩子穿吧,还能穿一气……这些鞋五花八门大小不一,甚致还有绣了大花的。我是来者不拒,小的踏拉着,大的拖拉着,反正脚上有东西,就不叫打赤脚。那段时间,我也穿过新鞋的。我干娘做的,蓝的白的布条拼接起来做的鞋面,很好看。我平时舍不得穿,只在走亲串友时才穿。
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不爱穿鞋,好打赤脚。我的那些穷伙伴都这样。五月到八月(阴历)基本上都光着脚。赶集上店割草拣柴都不穿鞋,时间久了,惯了,就感觉不到硌得慌了。脚后跟的死皮很厚很厚,那时的洋火(火柴)是白磷头的,不安全,我和小伙伴在脚后跟上一划就着火。那些富人孩子成天穿鞋,他就划不着。平时他笑我们”赤脚露蹄”。可到了地里,烧毛豆,烧地瓜,我们不给他吃,就馋得他哭……
五五年我上学了。学校在邻村,离我们村三里多路。老师见我们村的孩子好几个不穿鞋,就叫我们给家长捎话,让孩子穿上鞋。我知道母亲累母亲忙,回来就没说。我不说有人说,母亲还是知道了。就开始抹袼褙,搓麻线,给我做新鞋了。
每天晚上,我钻进被窝里,久久地看着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那灯头忽闪忽闪的,母亲的影子投在墙上,一会左一会右,好大好大,遮住了整整两面墙。在灯光里,母亲的脸红红的,皱纹都看不见了,真好看。她不时地把那针锥在头发上磨一下,这个动作很经典,叫我永生难忘。在母亲赤龙赤龙的纳鞋底的声音里,我沉沉睡去,又在这声音里醒来……
不久,我就穿上新鞋上学了,这是母亲为我做的第一双鞋,它在我心里就是宝贝。在学校里,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故意作个”稍息”的动作,伸出一只脚让大家看。
那一年好象雪下得特别早,还没感觉到冷天就下雪了。早晨起来,看路上已是白茫茫一片。我心疼我的鞋,出了村,就把它脱了别到腰绳上。光着脚在雪地里走,并不觉得特别冷,相反觉得心里暖暖的,因为我的腰间,别着一双妈妈为我做的鞋。
晚上回来,奶奶烧了热水让我烫脚,冻了的脚暖过来很痒。母亲捧着我那红一块白一块的脚无声地哭了。”为什么不穿鞋?” ”我怕把鞋穿坏……“母亲哭得很伤心。我的泪在眼里打转。但我不能哭,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我笑笑说:”这有啥呀,光着脚踩雪很舒服的,我火力旺,没事……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