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博山人的小故事:天生我才必有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博山人的小故事:天生我才必有用

原创 成龙之龙2019/05/16 10:18:4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蒋华兴 5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京剧是国粹,小时候看到大人们有拉有唱的从心底里就很喜欢,听到胡琴响心里就痒痒。

真正接触到京剧还得说是从样板戏说起,文革期间没有其它文艺形式,只有样板戏和为数不多的电影。收音机和广播喇叭一天到晩就是播放样板戏。除了红灯记、沙家浜、就是龙冮颂、海港。反正每天翻来复去就这么来回播。所以耳熟能祥,加上我从小就爱好.一些选段自然而然就会唱了。

那时我们有位邻居拉的一手好京胡.那几个样板戏的主要唱段都拉的很熟,业余时间我他拉,我唱.配合的很默契.所以那个时候学了很多段子。因为我喜欢京胡.就提出来要跟他学胡琴.他爽快的同意了。父母得知后也很支持,父亲和我到大街宋家胡同乐噐店花一块三毛钱买了一担胡琴。

这也是我的第一担胡琴.由於邻居教的仔细,我学的认真,半年多还真能拉那么两段。

以后参加工作就没有再怎么学拉.后来传统戏恢复以后,我又改学弹月琴,但京胡也常拉。

后来由於单位效益不好,经济负担大.不得不放下.唱戏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增加点收入。

那时我有开厂子一朋友,长期给另一厂家供原料,因当时效益都不好.三角债颇多。另一广家欠我朋友尾款不付,几次去因种种原因没给.因为时过去好几年了朋友也不报希望了。

有次说起此事来.朋友说要不你去试试.能要回来我也不亏待你,要不回来也无所为。

有一次抽机会去那厂子,找到老板,老板正在打电话见我去了并没有理我,用手一指沙发让我先座下,这时我细打量了老板,高髙的个子.方脸脑.浓眉大眼.头发见白.身体略有发胖。从他打电话的语音听起来嗓子满洪亮.不时的微笑朝我点头。我环顾四周看看他的办公室.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把京胡。苐一想到老板是个琴票,心想遇到知音了.梨园行都知道天下票友是一家。这可能好说话了。

老板打完电话刚坐下没等老板说话,我就开口问他,老板您还拉胡琴吗?老板说不会.那您这胡琴,噢.老板笑了笑说:这是我一朋友的,平时我爱唱他经常来给我拌奏.所以京胡就放到这里。用着方便.你老弟是唱.我也喜欢拉,老板说.我是花脸的.你拉我唱两段。待会我再招呼几个人来。

就这样老板先唱了一段.铡美案.和探皇陵.又唱了一段.赵氏孤儿。

唱罢老板显的很满意也很兴奋就说我打电话招乎几个人叫他们过来玩玩。老板很兴奋.没有问我是干什么的.我也没提。

一会儿老板招呼的戏迷都来了.老板又一连唱了几段.又和一老旦唱了赤桑镇才罢休。

中午吃饭的时候显然很髙兴.连续敬了我好几杯酒。忽然想起了什么?问我你是来什么事?我这才把单子拿出来一五一十的跟他说明白。老板沉思了一下说.这里面原因很多,本来想……说到这里老板没再说别的,想了一会说今天玩的挺高兴.确实有这个事.你老远来了.不会让你白跑。先吃饭一会叫会计给钱。

真想不到这次要帐如此顺利,多亏了这小小的胡琴帮了大忙.回来我把事情经过跟老婆讲.老婆说看起来多学点技能有好处.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我笑了笑说:这就叫天生我才必有用。

本文纯属虚构.当故事听就行。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