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博山石马乡五阳山前杨家峪西侧,有一处悬崖,悬崖中间有一块突兀的大石头,中间低,四边高,酷似盆形,名叫“聚宝盆”。
相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位江南游客,每年秋末初冬之际,总是到此游玩。同时在一位看山的老人家里住上几天。每天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走走逛逛,似乎是散心观景,饱览名胜。这样,年复一年,年年如此,游客和刘某的情谊也日渐深厚。有一年,游客照常来到刘家住了几天,在走的前天晚上,刘某备酒饭为游客饯行,在谈话间游客对刘某说:“你我也不是一日之交了,情同骨肉,我把实话对你说了吧,我每次来不单纯是游玩,主要还是来取宝。”并领刘某到取宝的地点,指着形似盆形的石头说:“这是个聚宝盆,石头中央的小石窝里,每年秋末冬初交雨水后,就积满了金子,取出来换成钱,保你一家人生活富足”。刘某听后,千谢万谢,感恩不尽。
次日,刘某送走了游客,心理越想越高兴,整天盼着取宝。冬去春来,转眼一年过去,他按照南方游客的指点,来到取宝处一看,嘿!似碗口大小的石窝里,装满了黄澄澄的金子,他小心地取出,拿到城里换了一大笔钱财,一下子由穷变富,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一天,他忽然想到,那个石窝窝容积那么小,积了那么点金子,就换了那么多钱,如果把它开得大一些,多积些金子,我不更能发大财吗?有钱,我买上好多好多的地,盖上好多好多的房,养上好多好多的马,娶上三妻四妾,雇上许多长工短工,要啥有啥,我就成了方圆几百里甚至全国屈指可数的富翁了。他越想越美,便带上锤子钻头,到了取宝地点,使足力气,锤钻齐下,乒乒乓乓,不多时,把个小石窝开成了斗盆大。心想,这下子,一年聚的金子不知比原来多几倍呢!并怀着嘲讽的心情认为那个江南游人不如自己聪明。这一年,他什么也不干了,只等秋后取宝,田地荒芜了,存粮余钱用完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取宝的时间,他带上取宝的用具,跑到取宝地点一看,傻眼了!被他打过的石盆里,只有被雨水冲进的碎石和泥土,他一屁股坐在山坡上,久久地傻望着那个石盆,号陶大哭。从此,这个聚宝盆就再也不灵验了。
流传地区:博山五阳山一带
口述人:唐升悦,年62岁,是退休工人。
整理人:王希贤,男,58岁,是东石村的退休教师。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