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三)
崇祯十四年,朝廷发檄山东,在正粮之外“加派米豆,移运天津”。蒙阴县只有八百七十二户穷民,竞然加派三千二百石之米豆,平均一户人家负担近四石米豆。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听说任濬回家探亲,便向他求情告缓。任濬立即上书给皇帝说:"以三千二百石之米豆,而加于八百七十二户之穷民,如是则无民,无民则无邑(县),无邑又焉得有米豆乎?"皇帝看了奏折,也觉得百姓负担太重,就下诏竭免蒙阴县 “加派米豆”之事。
(四)
清朝初年,任尚书在北京常听到从家乡来的人说,夏庄周围几十里地以内,年年走失姿容秀丽的青年妇女。走失后无处找寻。有的人因疼女儿疯了,有的女方娘家跟男方要人而成官司,累年无法结案.任尚书听了很是纳闷.
清顺治八年,任尚书接到家信说太夫人病重,想看看自己在北京做官的儿子,要他回家一趟。于是任尚书动身乞假归省探亲,皇帝准奏。
任尚书回家后,一天吃罢早饭,母子闲叙.太夫人说: "我有一心愿,许在井峪寺还愿,你明日亲自去井峪寺,跟主持和尚元空商议一下,何日还愿好。这不同别事,需你亲自去方显我一片心诚。"任濬说:"孩儿今天无事就去。"说毕,便传话给家人备马听差。
井峪寺初建于五代,历经宋、元、明三朝,清初已是大寺,与瓦棺寺、土门寺、河上寺齐名。虽在大山之中,距夏庄却不很远。话说尚书这日出门,带看家人前呼后拥,不多时来到了寺前。早有跟班人进寺驱赶闲人,主持和尚立即率队出迎,打恭作揖,接入元空和尚居室落座献茶.
那元空和尚原不知今日任尚书前来,心里不免狐疑。茶过一盏后,元空站起来说:“难得尚书老爷驾临敝寺,小和尚我有事去去就回,请老爷稳坐勿动。”尚书说:“请师父自便。”和尚去后,任尚书打量这间禅房,只有一床一桌一罗圈椅,地下铺着方砖,陈设简单。寻思道这 “稳坐勿动”什么意思?想着想着,上身后仰,两腿向桌下一伸,本想在罗圈椅上躺一躺,忽听脚下 "吱"地一声响,吓得尚书连忙起身往脚下看,愿来脚下方砖竟是会动,被脚一蹬,钻迸墙内去了,桌下露出一个洞口来。尚书一看,洞穴内有灯光;人影晃动,脂香粉气溢出穴外。此时早有一年轻妇女来至洞口侍侯。她见来人不是和尚,连忙低声说:"和尚凶狠,赶快逃命。这女人说罢,连忙把洞口关严。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