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东晋时期,我国西、北方鲜卑族等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在北中国建立了十六个国家,旧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他们之间互相侵犯、掠夺、残杀,使各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苦于水深火热之中。
晋孝武帝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彭城(今徐州)一个姓刘乳名叫寄奴的贫苦少年,因探亲不遇,流落到青州陇水(即今博山城),以编草鞋为生。有一天,他来到陇水西北五里的天齐庙(已毁,故址在今北域城村中二龙珠湾),见一个青年妇女正在一棵老槐树下抚琴。正当他听得入迷时,却有两支喜鹊的粪落到了脸上。他一生气,弯弓射箭,只听“嗖嗖”两声,喜鹊双坠落在那妇女的身边。正当他为自己的箭法庆幸时,只听那妇女伴着非怨的琴声唱到:
雀儿僵兮雏无依,
雏无依兮何以生……
这时,耳旁传来一阵鸟儿的叫声,他抬头往树上一看,几只羽毛未丰的小喜鹊,正在张着大嘴等食吃呢。这寄奴从小死了娘亲,失去了母爱,受尽了饥寒之苦,此景此情,不由触动了内心的痛处,后悔不该射死那对老喜鹊。
未完待续……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