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清明下江南(一)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清明下江南(一)

投稿 成龙之龙2018/12/21 11:00:0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杨霞光 作者:杨霞光 28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一年一度春风来,探春江南不犹豫。

  4月2日早上5点50分,搭志良坤红的车前往博山,又徒步40分钟到达博山高速路口。7点50分,随南杉的长空户外一路南下……14小时过去,我们终于抵达住处——休宁县蓝田镇北部的尚水农庄。

  尽管到的比较晚,可一点也没有影响大家的情趣。尽情的吃喝过去,我们依旧在那溪流潺潺声中散步“水文站”,回到住处已是夜半时分了。

  4月3日。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赶紧的出门,看看去吧。自然,扑面而来的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和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了。我们就是奔它们而来的。

  这里山环水绕,春光旖旎。最有特色的是横跨在小河上的古廊桥,以及桥头屹立着的三棵古老的香樟树。立于桥头,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人不由得想到了着古装的帅男靓女,还有一个叫《廊桥遗梦》的故事。


  早餐后,我们赶往第一个景点——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皖南三大名山,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并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还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

  齐云山海拔585 米,方圆110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称。

  清朝的乾隆皇帝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走过登封桥,穿过小村庄,即可步入“霞客路”。徐霞客平生两次去过的山只有四座,齐云山就是其一。这足以说明齐云山的独具风情了。


  从这里开始,就是徐霞客两次走过的石阶路。路旁杉木耸立,修竹亭亭,花儿婀娜,行走其中,快意凛然。


  4.5公里的登山路上,依次修建了中和亭、凌风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天一望亭、云水亭等13座亭子,既为游客遮风避雨,又有聚气补缺之意。最有代表意义的,当属松月亭了。

  松月亭为“九里十三亭”中的第八亭。亭为四角双层苏派园林建筑,水泥仿古结构。亭高约7米,占地面积22平方米。油漆彩饰,绘有“嫦娥奔月”“齐云山水”顶画和壁画,古朴清雅。门额书“松月亭”3字。亭东门有楹联曰:“齐云可揽天边月,白岳常生壑畔松”亭西门楹联为:“松间明月烛青天;身外浮云润紫霄。”立亭中东北望,登封石桥跨越横江两岸,气势雄伟。

  丛林中,处处是一片明艳艳的绿,晃你的眼……

  间或,是一片片茶园,园里有三三两两的采茶人。看得出,采茶人多为中年人,可见不管怎么美丽的小山村,总是难以留住年轻人的心。年轻人应是奔大都市去了吧?

  时时,也会看到一棵开花的树……

  望仙楼下的台阶路,会给人泰山十八盘的感觉。

  这儿有一种类似蝴蝶的花儿,纯洁素雅,令人一见倾心。

  过望仙楼,就到了景区中心。这里依旧有茶园,茶园旁是当地名人铜像。

  居高临下看过去,那里有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花田,花田里还有一个八卦图图案……

  过梦真桥,石刻颇多,寿字岩更有特色。“寿”字笔力浑厚、笔锋圆润,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这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于是有了“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的说法。如今,每一位路过齐云山寿字崖前的游客,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跳跃着来摸一摸这个寿字的。


  回望一天门,走二天门,过三天门,就到了天上的街市——月华街。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的地方,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的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建筑群。

  香炉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山峰独立挺拔。此峰底座小而稳健,炉身粗壮,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传说顶上的铁亭、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铁亭为1983年重建。每当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就置身于仙境了,曾有诗赞道:“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

     太素宫分为里外三进院,里面的香火十分旺盛

    往前走,奇峰罗列,危崖裸露,奇异的丹霞地貌十分耐看。


    玉虚宫位于长生楼西不远处,此宫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庆宫”“玉虚阙”“治世仁威宫”三个石坊组成,石坊上有神鸟异兽图案的浮雕,宫内是石洞。如今,玉虚宫是善男信女烧香求神、祈祷福寿的圣洁之地。

    上一线天……望五老峰……

   攀登奇峰……

  奇峰石刻多

  魅力无限的五老峰、方腊寨。


  自此拾阶而下,就回到了山下,扑进了花的海洋.

  回望花海后面的群峰,只遗憾走的太快,看的太少,竟有些恋恋不舍了。

    下一站,我们去了潜口民宅。清代,这里曾为汪沅家别业,名"水香园",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兵火。1984年,当地政府将散见于潜日、许村等地11座较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于此,组成明代村落,定名"潜口民宅"。拆迁复原过程中,严格按照"原拆原建"、整旧如旧"原则,保持了建筑物的原时貌。


    当然,我们在这里也欣赏到了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姿态各异的别样花草……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