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新春佳节话春联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老百姓叫过年。过年古时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等。春节到了,象征着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民间一般在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帖春联。春联也叫对联,门对,春帖等。据传帖春联的习俗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国,后蜀囯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叫手下一个叫辛寅逊的大学士,在一块桃木板上写下了两句话挂在了他的住室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是为了避邪,二是为了喜庆。
帖春联不能乱写乱帖,春联分为行业联,通用联等,要突出行业及职业的特点。过春节一般百姓都用通用联,图个吉祥,平安如:“鞭炮声中除旧岁,欢天喜地过大年”。“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 东风万里绽桃李,春雨九天催柳梅” 等。又如工厂通用联:“日日争精品,年年奏凯歌”。“ 设计匠心独具,铸机妙手成春”。 商业通用联如:“赤心迎来三江客,笑颜送走四海宾”。“ 多想生财路,广开致富门”。 还有一些对联是突出行业特点的。有人给卖豆腐专业写了这样两幅对联:“黄豆里淘金金囤似豆囤,白水中求财财源如水源”。“煮入金豆千千万,点出白银万万千”。
美发店对联如:“新事业从头开始,旧面貌一手推平”。“剪长理短凭手巧,调白论黑技艺精”。 有人给公厕写了这样两付对联:“进门来力排三废,出户去一身轻松”。“急匆匆进门忙排毒素,慢悠悠出户浑身舒服”。 有些春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比如解放初期,各家的大门上都帖上:“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文革期间的春联大都以口号式出现,比如:“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改革开放后,春联內容出现了多样化,比如:“改革潮涌千山绿,开放风吹万户春”。“ 改革结硕果果香四海,开放绽鲜花花滿九洲”。不过春联也有讽刺意味的。如解放前有人在自家门上帖了这样一幅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少一缺十”。 意思是老百姓缺吃少穿,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改革开放初期也有人写了这样一幅讽刺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无论怎样在腊月三十,当人们把吃穿等一切准备好以后,还有两件亊必须要做,那就是祭祖和张帖春联,贴春联预示着喜庆,红火。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