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闲话重阳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专题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闲话重阳

转载 大木9610102018/10/16 23:04:3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大木 作者:大木 642 阅读 0 评论 20 点赞


佳节又重阳。
       虽然年年如是,岁岁如此,但是作为一个就菊登高,尊老敬贤的传统节日,依然神驰魂荡、情难自已,极想为澎湃放飞的思绪写一些文字。
        而等到落于纸面的时候,竟发现上一秒的神采飞扬已然淡了,如这半夜凉初透的秋风一般,吹过去了,不曾留半丝痕迹。
        重阳是什么,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还是一首婉转动人的旋律?抑或只是一种恬淡与寂静,安定与祥和?都是,都不是,重阳只是一个有着不一样的名字的日子,一如昨天今天明天!
        儿子的作业,又是一篇关于重阳的作文,我说好写啊,把端午节的吃粽子划龙舟改成赏菊花登高望远就行了,实在不是敷衍,而是不得不敷衍,没有生活的节日,怎么能写得活色生香?君不见,连说相声的博士都开始套公式了吗,何况一篇小学作文。
        多少同龄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小时候过的节日才叫节日。过年时扯的粗布的新衣裳,正月十五看收成的萝卜灯,五月端午爷爷砍的桃木人,八月十五那用草纸包的画着嫦娥和兔子的月饼,还有二月二的炒豆子,六月六的凉面,七月七的针线荷包,腊八的粥……现在的节日却只剩一个主题了,铺天盖地的大酬宾、进店有礼,早没有了咀嚼的味道。
          扯远了!
          “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靠着知己陶渊明,菊花终于攀上了重阳节的高枝儿。菊花和重阳节总是不期而至不离不弃的,似乎唯有如此,方能体现出重阳节的内涵,似乎不对着菊花饮一杯,都不好意思说过了重阳。
        山城,没有赏菊的地方,却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红叶,心里想着,且把这红叶当菊花,登高望远一回,看看蓝天白云、大雁南归,品一山红、赏一川秋,附庸一回风雅罢,却到底还是差了几分风味。
       厨房里,老母亲洗了一大盘干枣,淘干净了几斤今秋新收的小米,问她干嘛呢,说重阳节了,糗点黏糕应个景儿,步步登高嘛!心里禁不住一股暖流升腾,总算还有味道可以咀嚼,没辜负了佳节!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