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距博山城西五公里处,有一皇家后裔村庄——昃家庄。昃家庄隶属博山经济开发区,东临205国道,博莱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村口有一座大牌坊,牌坊上面用隶书写有古朴浑厚的“昃家庄” 三个金色大字。走进村口,有一条80多米长的水泥大道直通村內,水泥大道兩边各有一排路灯屹立在大路两旁,向是在迎接八方贵客的到来。
全村占地面积870余亩,总人口150户456口人。共有六家姓氏,昃,阎两姓是立庄时的座落户,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传说,明王朝被清政府推翻以后,1644年清军对明王朝后裔釆取了“斩尽杀绝” 的残酷手段。在这腥风血雨,黑云压顶的危急请况下,大明王朝宫里,有两个年轻王子携带家眷在其仆人的协助下,趁着夜色逃出了深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他们装扮成难民,隐姓埋名,沿路乞讨,四处漂泊。最后流落到山东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区)。
当时兄弟二人逃到荒芜人烟的禹王山下,一个叫破庄的地方安顿下来。此地四面环山虽说人烟稀少,但山泉横流,百鸟啼鸣,也算是个隐身立家的好地方。这时日头偏西,兄弟二人坐在两间破石屋旁,望着眼前的落日,二人仿拂看到了大明王朝已日薄西山,大势已去,从朱门落到空门,可谓天崩地裂,心情的落差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老大抬头对天长叹一声道;“老天灭我朱门也”!随后便用树枝在地上写出了一个“昃” 字,老二看后领悟,从此,昃姓诞生了。二位王子为了隐示自己的高贵身份,老大即取名“昃龙”老二取名为“昃凤”。 喻意为龙子龙孙,龙凤呈祥之意。
几年过后,二位王子哪里受得了这深山老林的寂寞与孤独,加上当时一个叫王婆的人在此地拉杆聚义,他们经常橫行乡里,搜刮民财,闹的当地鸡犬不宁。一日,兄弟二人商量后决定离开此地,搬出这深山老林。一天,二人闲逛到距破庄以外,东北方向三公里处,有一环境幽雅,背靠太平山,东望颜神镇的地方,此地距颜神镇不足五公里,有山有水,遥望东方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兄弟二人感到此地是个凤水宝地,且能安身谋业,从此,二人便在此地开荒种地居住下来。后来清政府在全国各地进行村庄以及户籍登记造册,兄弟二人即将该地取名“昃家庄”。由此,颜神镇一个新村庄诞生了。 为了纪念该村的建立,老大昃龙和老二昃凤分别在村内种下一棵槐树以示立庄的标志。现在两棵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象两位慈祥的老人屹立在村内。昃家庄一一个皇家后裔的村庄,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村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昃家庄的故事也由此越传广,昃家庄这个小山村也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