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聊斋诗词鉴赏: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醉太平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专题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聊斋诗词鉴赏: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醉太平

投稿 成龙之龙2018/09/20 11:02:0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王光福 作者:王光福 26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09
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


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痴坐经时总是梦,念当局、从来不讳输。所堪恨者,莺花渐去,灯火仍辜。

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乎?问前身何孽,人已彻骨,天尚含糊。闷里倾樽,愁中对月,欲击碎王家玉唾壶。无聊处,感关情良友,为我欷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蒲松龄四十八岁,参加山东乡试,因误翻试卷,隔了一张空白页,再次名落孙山之外。

因为文思通畅,抄写迅速,文章很快就作完了;等到回头检查,才发现铸成大错,误空了一页试卷。根据规定,这是严重犯规,是要取消资格的。那种猛然发现大错的感觉是怎样的?就好像身上浇上了一千瓢冷汗,紧紧地粘住衣服,一缕魂魄却不受约束,悄然飞离了身体。于是,整个人就失去了任何感觉,是痛是痒全然不知。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经过了很长时间,还认为这是梦境不会是真的。作为科举中人,谁也不能说没有失败的时候。但是让人伤心的是自己的青春年华已经销蚀殆尽,仍然辜负读书的灯火,不能考中。

这样失魂落魄地回去,还有何脸面见江东父老?试问我的前身到底做了什么罪孽,使我现在已经一贫到骨了,老天还在那里含糊不明,继续折磨着我。我只好在苦闷中痛饮,在忧愁中望月,一手端着杯子,一手打着拍子,吟诵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了。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承蒙毕八兄您这样的好朋友前来慰问,替我发一声无奈的浩叹。

读这首词,有利于了解蒲松龄的考场生涯。词这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艺术形式,也正好可以抒发作者的一腔幽愤。


110
醉太平(庚午秋闱,二场再黜)


风檐寒灯。谯楼短更。呻吟直到天明。伴崛强老兵。    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腾。将孩儿倒绷。

 

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那一年蒲松龄五十一岁,他又一次参加了乡试。当时,蒲松龄考完了头场,主考官已初步把他列为第一名了,没想到第二场又因病不能考完,被取消了资格。从此,蒲松龄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了,虽不圆满,毕竟是画上了句号。

考场内,风吹檐铃,像在催命;寒灯高擎,似在追魂。谯楼上更鼓敲响,时间是那样漫长。我抱病坚持,一直呻吟到天亮。就这样,风声、灯影、呻吟,一直陪伴着我这个不服输的考场老兵。

谁知还是因病被黜。我在考场上苦苦熬过了半生,却仍然萧条无成。现在想来,自己真是糊涂,就像做了半辈子接生婆,最后竟然将婴儿给包倒了。

考中了,是一种蝉蜕;考不中,也是一种解脱。剩下的时间,就好好地写书、编书,作荒村野店里的蠹鱼罢了。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