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第二天吃过午饭,蓝诗枫把碗一放,说:“娘,上午有个事没办完,你刷碗吧,我先走啦。”出门直奔沈家大院,刚进院门,迎面碰上沈明雨。是那样有点意外:“蓝主任,你咋有空过来,找我有事?”
蓝诗枫脸有点红:“昨天听说你哥的事,有点担心,瞅吃饭的空过来看看。咋样,你把材料给他看了吗”
沈明雨点点头:“材料放在他那儿,看不看还不知道。”正说着,沈明霜母亲过来打招呼。蓝诗枫说:“大娘,沈明霜好点了吗?”
没等母亲回答,沈明霜已经站到门口,招呼说:“蓝主任来啦,屋里坐吧。”
看到沈明霜萎靡不振的样子,蓝诗枫心中隐隐作痛。她轻轻的说:“明霜,刚才你叫我什么?咱们可是有约定的呀!”
“叫顺口了。再说有约定也没用了,我的事你管不了啦。”沈明霜伤感起来:“唉!上师范,当教师的梦该醒了。一切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
“叫我说你也别太伤心,山不转水转,把眼光放远一点。条条大路通北京,当教师不一定非得上大学。明雨拿来的材料你看了吗?”。
“放在那儿,哪有心思看。”
“你抓紧时间看看。心中先有个底。明霜,我有重要的事和你谈,今晚六点半我在大铁桥那儿等你。我走了,再晚就迟到了。”
回到公社,刘部长正在等她。原来,上午刘部长接待来访的时候,无意中听说城中居委会有个适龄青年黄爱平拉得一手好二胡,想报名支边,因为父亲有历史问题在居委会就被涮下来了。刘部长来山东前,师领导曾明确指示要尽量招收部分有文艺特长的青年回来,以便开展活动,丰富兵团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刘部长请请熟悉当地情况的蓝诗枫陪同去了解情况,当面测试一下黄爱平的演奏水平。路上,蓝诗枫把自己对今后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告诉了刘部长,得到了刘部长的高度评价和全力支持。
当沈明霜的身影出现在大铁桥下面的时候,尽管蓝诗枫早有思想准备,心却依然咚咚的乱跳。沈明霜没有像往常那样叫她蓝主任,也没叫她的名字,只是简单地问道:“你早来了?有啥重要的事非得找这么个地方谈,弄得跟地下党接头似得?”
一句话把蓝诗枫弄了个大红脸。稍停,蓝诗枫说:“桥下风挺大,咱们沿孝妇河走着谈吧!明霜,我想问一下,你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有什么打算?”。
沈明霜不习惯跟蓝诗枫并排走,慢慢的跟在后面。听到蓝诗枫的话,他没回答。直到蓝诗枫停下脚步回过身来面对着他,才迟疑的说:“这几天我想了很多,怨天尤人没用。我应该面对现实,承担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只是下一步怎么走,我还没想好。”
蓝诗枫说:“现在上级号召城市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个人的理想、前途,应该服从这个大局,服从革命需要。农建十一师的情况介绍你看过了吧?我看那里条件不错,到那里去会有发展前途的。
沈明霜侧过头,冷冷的说:“是不是郝仁芳派你作我的工作,动员我去甘肃?谢谢你们的关心。这事我还要考虑一下,等我考虑好了答复你吧。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蓝诗枫一愣,顾不得害羞,抢前一步拽住沈明霜的胳膊:”明霜,你误会我了。请你等一会,听我把话说完再走,好吗?“
两人在孝妇河边相向而立,略带寒意的春风微微拂来。蓝诗枫轻轻诉说道:“明霜,把你约到这里来,是想告诉你,我已经决定离开山城,到甘肃农建十一师去当个兵团战士。”
看到沈明霜惊愕的神情,蓝诗枫解释说:“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认为我不应该抛弃现有的工作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是的,起初我也这么想。我是有一份工作,但是街道工作不是我喜爱的,我不甘心把青春和才能消磨在整天和家庭妇女打交道上。当然,这不是我要离开山城的主要原因。”
蓝诗枫顿了顿,轻轻咬咬嘴唇:“真正促使我决定离开山城的主要原因,是我父亲从小给我订的那门娃娃亲!”
话一出口,蓝诗枫自己都感到奇怪,平常难以启齿的话,今晚竟然顺嘴而出。她把昨晚和父亲间的对话详细的诉说了一遍,最后说:“我父亲思想封建,固执,他不允许子女违背他的意志,反驳他的话。我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从小就对父亲怀有畏惧感。对他说的话只有顺从,从来不敢反驳。但是,这次是关系到我一生幸福的大事,我不能妥协,不能答应这门亲事,死也不能!所以,我只有选择离开山城,到遥远的甘肃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退婚的目的。”
看着蓝诗枫眼里隐约闪现的泪花,听着蓝诗枫悲伤婉约的倾诉,沈明霜心中一阵颤抖。想不到平日笑容满面、开朗活泼的蓝诗枫,心底居然隐藏着如此深切的伤痛。
蓝诗枫稳定一下情绪,继续说:“我把我要走的消息第一个告诉你,是因为我曾经强烈的感受到你想当教师的愿望。我知道,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他就会不畏艰辛,不怕挫折,想方设法去实现它。我详细了解过了,农建十一师的子弟学校,职工学校都缺教师,也缺能够代课的高中毕业生。以你的条件,到那里完全可以拿起教鞭,实现你当教师的理想。因此,我觉得你会愿意到那里去。当然,作为我来说,我也真心的希望我们俩能一起去,为建设边疆,巩固国防贡献我们的青春。”
蓝诗枫大胆直露的表白,让沈明霜感到吃惊。他低下头,默默地思索着,努力想把眼前纷乱的局面理出个头绪来。来赴约前,他看过农建十一师的情况介绍,也查过河西走廊的地理资料。那常年干旱少雨,风吹沙飞的恶劣气候,拌着自幼熟读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等诗句刻印在他脑海中的那种悲壮、苍凉、空旷、寂寥,渺无人烟的意境,都使性格绵软,易于伤感的沈明霜产生了对农建十一师的恐惧心理。对于蓝诗枫话语中透出的爱意,他听得很明白。他没谈过恋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也涌动着对异性的向往。对自己未来的伴侣朦朦胧胧的也有个轮廓:他喜欢那种小鸟依人,温柔抚媚的姑娘,憧憬那种红袖添香的情调。而蓝诗枫却不是他心仪的人。
蓝诗枫默默地注视着沈明霜,静静的等待他的回答。沉默良久,沈明霜抬起头,轻声说:“诗枫,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和关心。我家里的情况和我自身的条件不允许我到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去。我是老大,妹妹还小,父亲身体又不好,家里需要我照顾。到农建十一师去或许可以实现我当教师的愿望,但是那里离家太远了,去一趟坐火车都要四、五天。我不能只顾自己而把对家庭应承担的责任抛到一边。”
“以你现在的情况,不去支边,就得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虽然离家近一点,但也很难照顾到家庭。何况不管从哪方面看下乡都比支边条件差多了。这一点你考虑过吗?”
“具体问题我还没考虑。不过,不管去哪里,干什么,我的前提条件就是离家越近越好。”
蓝诗枫突然明白了沈明霜的心思,失望地低下了头,心中一阵刺痛。她懊悔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太一厢情愿,自己把自己推进尴尬的境地。不过,只一会儿,蓝诗枫就从尴尬中解脱出来。她想明白了,她不后悔自己的作法,能在临走前弄明白沈明霜的心思,了却一段单相思,她感到轻松了很多。
夜幕下的大铁桥上,一列满载陶瓷、煤炭的列车正隆隆驶过。待四周静下来后,蓝诗枫说:“明霜,谢谢你的坦诚。人各有志,我懂你的心思。我很快就会离开山城,临行前可能没时间向你告别了,今晚就算正式告别吧!天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一九六五年五月七日,蓝诗枫随山城第一批支边青年去了甘肃酒泉。同行的还有刘明江、沈明雨。
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陈海光随山城第三批上山下乡青年去了临沂地区。
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五日,沈明霜接到靳小华送来的调令:“经公社党委批准,调你单位沈明霜同志到城中小学任代课教师。即日报到。”
孝妇河水静静地流淌。
山城儿女将在他乡谱写新的篇章。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