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山城轶事 (10)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专题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山城轶事 (10)

投稿 成龙之龙2018/07/16 10:49: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系统未启动 2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孙晓阳看母亲缓过来了,心中的委屈又涌上来,泪水簌簌往下落:“报上名有啥用,又嫌年龄不够大,又嫌身体不够强壮,还说什么要自理能力强的。烧火做饭我都会了,还要多强的自理能力?”。


张光英听女儿说没被批准上山下乡,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见女儿为此烦恼,劝解道:“咱报了名,就是响应了党的号召,就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领导不批准咱去,就有不批准咱去的理由。一是咱小,还不够年龄。二是咱身体单薄,干农业活吃力。领导看透了这一点,照顾了咱,咱应该感谢领导的关心。广播上整天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我看就是说的咱这种情况。”


孙晓阳却油盐不进:“我不管那么多,我就是要跟第一批走。我写血书就是为了向领导表明我不可动摇的决心。我现在就去找蓝主任,把血书交给她,看她怎么说。”


张光英说:“你这个闺女真犟!就是犟咱不是也得犟到个正地方?领导不批准你去,你就写上血书去找人家,叫人家蓝主任说什么好?咱这不是去难为人家吗!“。 


孙晓阳没再说什么,拿起血书走了。张光英知道女儿的脾气,怕她再演报名时的那一出,就没敢拦她,独自在家长吁短叹。


蓝诗枫刚把恽道杰、吴小莲劝走,见到孙晓阳的血书,又吃惊又感动。安抚了孙晓阳几句,就到公社找汤书记去了。她向汤书记汇报了恽道杰、吴小莲相互爱慕,相约到农村插队落户的情况。出示了孙晓阳的血书,坚决要求增加名额,满足吴小莲、孙晓阳要求第一批上山下乡的愿望。汤明耀高度评价了恽道杰、吴小莲相约扎根农村的积极意义。当即批准吴小莲随第一批下乡插队。称赞了孙晓阳为改变三大差别积极要求上山下乡的革命热情和坚定地革命意志,但因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暂不考虑她的申请。


孙晓阳知道这个消息后,并不死心,有空就找蓝诗枫纠缠。隔三差五就去找汤书记。后来公社决定将他列入第二批上山下乡名单。得知消息,张光英觅死觅活的反对,孙晓阳却不为所动,自己默默地准备行装。张光英看看实在拦不住女儿,又去公社坚决要求让孙晓阳去临沂地区到何应红所在的知青点插队落户。经过与临沂地区协商,在第二批上山下乡青年出发的同一天,孙晓阳独自离开山城,去何应红知青点插队去了,此是后话。


孙凤娇得知吴小莲经要求被批准第一批上山下乡后,没说什么,只是长叹了一口气。她把吴小莲叫到跟前,说:“小莲,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娘不拦你,也不敢拦你。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个人的前程还得个人奔。电影‘朝阳沟',里的银环妈也是不同意女儿下乡,拦来拦去银环还是跟栓柱到农村去了。银环妈能跟着到农村去落户,妈可不能跟着你去,家里还有你爸爸,你两个妹妹需要我照顾。这几天我自己琢磨琢磨,恽道杰这孩子心眼好,能吃苦下力,是个实诚孩子。你要真心和他好,妈也就不拦你了。我今晚和你爸爸说说,赶明日我叫恽道杰来家吃顿饭。一来他对妈有恩,临走了咱答谢答谢他。二来我想把你托付给他,省的到农村人生地不熟,遇上个难题没人帮你拿主意,让妈挂心。有恽道杰这么个人在你身边,妈也就放心了。”


名单公布后,何应红、吴小莲辞去食品厂的工作,用出发前的这段时间走亲访友,准备行装。蓝诗枫发动各居民组义务为三位即将踏上征程的上山下乡青年拆洗被褥,棉衣。为他们制作、油漆衣箱。孙晓阳特地请了一天假,陪何应红到供应点领取了国家向上山下乡青年发放的二斤棉花、一丈四尺棉布、一床蚊帐、七元现金。又去公社领取了优待票,到百货大楼去买特供的尼龙袜子和凡尼丁布。山城人爱说爱逛的百货大楼,其实是五六十年代建在孝妇河东、福门桥旁的百货商店,只有一层。是山城最大的百货商店。曾有外地的女婿到山城走丈人家,经丈人家一再推荐,小两口去逛百货大楼。逛了半天,丈夫纳闷,问:“说好逛百货大楼,咱光在这里转悠什么?”。妻子回答:“这不就是百货大楼嘛。”丈夫四下打量半天,疑惑的说:“这哪里是百货大楼,明明是百货大屋嘛。”


买好东西后,孙晓阳拿着那双紫色的尼龙袜子爱不释手。何应红看在眼里,大方地说:“晓阳,喜欢你就留下吧,算是我送给你的临别留念。“


孙晓阳摇摇头,把尼龙袜子塞进何应红的书包里,自信地说:“不要。过不了多长时间公社就会发给我优待票,我自己会买。“说完带何应红来到文具柜台前,掏出八毛六分钱买了一本硬皮笔记本,用钢笔在扉页上工工整整的写上:应红留念:革命友谊 万古长青 晓阳赠 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九月二十四日下午,第一批下乡青年参加了区政府组织的欢送会,区长向下乡青年赠送了毛泽东着作选读乙种本并设宴款待了他们。当晚住进山城浴池。九月二十五日早六点,下乡青年胸戴大红花,花下缀着写有下乡青年字样的绸条,身后背一顶印着‘劳动光荣,下乡为贵',的草帽,依次登上汽车。欢送人群中锣鼓声,口号声夹杂着亲人离别泪眼相视,揪人心弦的叮咛声,语不成句、悲伤难耐的抱头痛哭声,不忍细述。


何应红她们走后的第二天,蓝诗枫安排陈海光、刘明江去了百里外的矿山。那里正在修一条直通山下的矿车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条件艰苦。在施工最艰难的时刻,应矿山请求,山城公社派出了一批体格健壮的普壮工去支援这项建设工程。


十二月二十七日,张铁山,刘解放、王弘青与第二批下乡青年一起,到临沂地区插队落户去了。


光阴荏苒,转眼过了一九六五年春节。参加党训班学习的居委会主任郝仁芳已经在春节前归来,继续行使居委会主任的职责。二月十六日是农历的元宵节,山城历来有挂灯、扮玩闹元宵的传统。为庆祝过去一年农业丰收,工业超产,原子弹试验成功,赫鲁晓夫下台等一系列喜事,公社号召各居委会组织扮玩队伍,展示国泰民安的大好形势。因此,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郝仁芳就把精力全放在闹元宵上。发动居民、驻地单位、企业有人出人,有钱出钱,组织了锣鼓队、高跷队、舞狮队。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接连巡街表演了三天。其他居委会也不甘落后,李家窑的旱船、十字路的车子灯、三元的百鸟朝凤、河东的八仙过海,都是传统的优秀节目,美不胜收。更有表现红嫂、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现代题材,服装整齐,扮相逼真,煞是好看。山城人倾家外出,争相观看。老人们说,山城的元宵节多年没这么红火了。


四月上旬公社召开了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根据市里的安置规划,在新的一年里,不仅要继续向临沂地区输送更多的上山下乡青年,支边任务也很重。要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第十二师输送部分政审合格、身体健康的青年,屯垦戎边。根据新的形势,汤书记要求各居委会主任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发动,逐人动员,掀起上山下乡新高潮。郝仁芳回到居委会,马上找蓝诗枫了解动员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以来的整个情况。听完蓝诗枫汇报后,郝仁芳说:“诗枫,我前些日子不在家,上山下乡工作是你抓的,青年工作也是你分管的,情况你熟悉。根据公社会议精神,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抓这项工作。你抓紧时间把适龄青年按已经报名、准备报名、推脱逃避、顽固对抗这样四种类型列个名单出来,明天咱们开个会通盘研究一下,以便有的放矢的做好动员工作。”


第二天,郝仁芳召集蓝诗枫、石治家、靳小华开会研究下一步的动员工作。郝仁芳传达了汤书记全面发动、逐人动员的指示,蓝诗枫将前段上山下乡工作做了简要汇报。郝仁芳听后,总结说:“前期动员工作做得不错。路子对头,方法得当。能按时按量的把两批青年送走,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后期工作做得不好,抓得不紧,动员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于这样一件前所未有的移风易俗的大事,领导已经指示要长期进行的工作,不趁着动员工作顺利进行的强进势头一鼓作气的抓下去,一旦煮了夹生饭,就会给以后的工作造成被动。”


蓝诗枫听出了郝仁芳话里明显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和批评。她觉得脸有点发烧,刚想说点什么,郝仁芳却拿着她列的适龄青年分类名单指着‘其他',一栏,问:“诗枫,这三个人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列在‘其他',一栏里?”。


蓝诗枫解释:“李翠兰在济宁给她嫂子看孩子,大半年没回来了。张易虹在烟台她姐姐那里干临时工,说是准备迁过户口去留在那边就业。沈明霜在家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


(未完待续)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