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东眺大福山 (摄影 张宗耀)
大福山位于八陡镇大黑山后村东边,故又称东山,主峰海拔471米。此山山势呈南北走向,山体为石灰岩构造,土层较薄,无高大乔木,只有低矮灌木丛。山的北坡、西坡较缓,东侧地势陡峭,植被茂密,长峪就在东山脚下,跨长峪向东便是围屏山,苏家沟村就坐落在围屏山下。大福山与南面的小福山并肩而立,两山之间以岭相连。岭前有一条东西方向的沟峪直通西面山下,与横贯南北的湖南路(湖田—南庄)呈丁字形连接。在山的西坡有一条宽约15米的防火带,成为博山区与淄川区的分界线。向北远眺,淄川区的西河、龙泉等地及众多低矮山丘尽收眼底。防火带南侧山坡,国家投资20亿元,正在建大型风力发电厂。
与大福山毗邻的黑山后村位于黑山的后面,故称为黑山后村,此村于明初建村,清咸丰年间因人口繁衍,村民渐多,为了便于管理,分为大黑山后和小黑山后两个行政村。大黑山后村20世纪80年代在村北山(大福山西边)扩建新村,现新村有一条公路可通山和小福山的南边有一拦河坝,是20世纪中期修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把福山、大黑山后和小黑山后各村的泉水支流蓄积起来,以利 灌 溉 田 地 之用。由于当时此坝存水量大,加之坝中的水蜿蜒狭长酷似龙形,人们称之为龙湾。后来随着福山等地煤炭开采,泉水逐渐减少,龙湾便慢慢干涸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龙湾大坝
德生堂药房 清末民初,大黑山后村有一药房,名曰德生堂,在福山、西河一带名气很大。该药房的主人是董汝龙,其父董其柱也是著名中医,在福山、西河一带行医。他继承先辈的高尚医德,行医不分贫富和社会地位高低。在福山、西河一带威望极高。大黑山后村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父子,曾在村的下庙东大厅建一木制神龛,立一“药武仙师”牌位供奉。大黑山后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1960年5月,大黑山后小学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培养出不少人才。20世纪60年代中期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董汉河分配到兰州工作后,写了《西路军蒙难记》等多部长篇专著,成为著名作家。
(撰文 张家恒 摄影 丁立昌)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