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新说
转载
闰土于 2017/12/31 22:48: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闰土
作者:闰土
116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灶王新说(选自闰土的源泉故事)
灶王又叫财神爷,在很多地方人们都供奉他。
每当一进腊月,许多小商小贩就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送财神。说是送,实际上就是卖灶王的画像。这时就忙了家里的老人,特别是那些老婆婆老妈妈,都要花几角钱买上一张,就说是家里请了“财神‘’。到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人们把一些麦芽糖供奉在灶王的画像前,等到香火燃尽时,把上一年的灶王画像烧了,就说他升天了。灶王吃了麦芽糖到了天上只能说人间的好事,说坏事时牙就被麦芽糖粘住了。年三十的子时,人们又将新的灶王画像贴在锅台附近,供奉些糖果之类,焚香烧纸算是又把“财神”从天上请回来了,财神会保佑全家发财。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在灶王的画像前供奉些好吃的,好让灶王保佑全家人平安无事财源广进。那么灶王是怎么由来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地方,有一个人高马大、饭量惊人的年轻人。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平时靠给人打工混口饭吃,人们习惯的叫他大壮。有一年年三十,大壮被一个财主雇去挑煤炭。煤井上的人听说他力气大,就把两只大缸装满煤炭,用一根杠子当扁担让大壮挑,说是如果大壮挑的动,就白送两只大缸和煤炭。雇他的财主也在一旁加油说:“如果你能把这两大缸煤炭给我挑回家,我就让你饱饱的吃一顿肉饺子。”大壮一听让他吃一顿肉饺子,就勒紧裤腰带一口气把两缸煤炭挑了回去。结果,财主家准备过年吃几天的饺子刚刚够他吃个半饱。
附近有户人家,家里有几亩地,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就想找一个有力气的女婿帮着干活。经别人介绍,大壮就倒插门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结婚后,大壮媳妇每年生一对双胞胎,九年竟生了十八个儿子。殷实的家庭一下子变得人多地少,大壮饭量又大,生活成了问题。为了减轻负担,让孩子们吃饱饭,一天夜里大壮偷偷地离开家,到了一个人少地多的地方,给一户人家打工。这户人家刚好也是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见大壮老实能干,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谁知结婚后同前个老婆一样,年年生双胞胎,九年生了十八个儿子。大壮出来十年了,时时牵挂着前面的老婆和儿子,找了个机会,就把原先家里还有老婆和十八个儿子的事跟现在的老婆说了。老婆听后,说:“既然那个地方人多地少生活困难,你就把他们都接来吧!反正这里土地多得很,只要肯出力气就能吃上饭的。”大壮回去,把前面的老婆儿子都接来,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并在村口立上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九胎十八子,三十六郎庄。”
大壮临死前,三十六个儿子都围在他的床前,问他还有什么嘱托。大壮说:“我有生之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我死后你们要好好供奉我。”就这样,三十六个儿子记住了父亲的嘱托,把大壮的画像贴在了锅台旁,意思是做好的饭菜先让父亲吃。随着大壮后代人数的剧增,村里已经容纳不下更多的人,子孙们不得不走南闯北分散到四面八方,但是供奉祖先的习惯一直传承下来,只不过大壮画像分为了上下两层,代表着两个家庭,每层大壮的两侧添上了每个家庭的十八个儿子的画像。现在有些老太太在卖“财神”时还要看看是否是上、下两家,数数是不是三十八口人(实际上应是三十七人,因为上下两家都有大壮的画像)。
虽然这是神话,它却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敬先辈、以孝为先的光荣传统和良好美德,以及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