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美了—— 博山
我的家在博山区源泉镇的一个小山村,距博山城有二十多公里,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家务事的繁忙,近十几年来很少去博山。偶尔进城办点事情,也是来去匆匆,只能从车窗里像走马观花一般看看道路两边的风景,每每都被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感动。
前几天我接到博山报社柴副社长的电话,告诉我说我的作品《黄台——原生态村落让人醉》,在“喜迎十九大·赞美我家乡”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邀请我于十月十七日上午九点半去博山12349居家服务信息中心参加颁奖仪式。听到这个消息,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就连平时反对我写作的妻子也一改常态,特意花四十元钱给我买了一件衬衣。
几乎一夜未眠,十七日一大早我就坐上十三路公交车,八点钟就到了博山。看看表,离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心想,正好利用这个空间去附近曾经熟悉的地方走走看看,是否还能找到以前的模样。
二十几年前,那时候年轻好玩,每到农闲时节,经常和朋友们进城来玩,我们叫逛博山。大街、百货大楼、地下商场、西冶街、税务街,火车站都十分熟悉,哪儿有厕所,哪儿有饭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有时还会花上几毛钱买一张门票,到博山最美的地方——博山公园玩玩。
我沿着沿河西路信步向着公园方向走去,只见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井然有序;马路边上高楼林立窗明洁净;孝妇河河水清澈如镜,没有了恶臭的滚滚黄水;河岸上柳暗花明游人如织······我一路欣赏,一路感慨,路过刚刚修建的琉璃园,不知不觉来到了博山公园。
现在公园对外开放不收费了,来这里玩的人还真是不少,远远的就看到广场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五成群,有的在做健身操,有的在跳交谊舞,有的坐在椅子上看书读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处处都彰显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走进大门,立时被一个写大字的中年人所吸引。他有六十岁左右,中等身材,一手持一只一米来长的铁杆大笔,一手拿一个矿泉水瓶,以水当墨,全神贯注的在砖地上写字:“喜迎十九大,共乐中国梦······”,每个字有二尺见方,笔迹工整,行笔有力,每字都堪称是一件上好的艺术品,很多围观者都赞不绝口。就连在一旁跳舞的人们也不忍心踩上去,只好挤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跳着,等着水渍干去。看着那一排排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字,我禁不住问他:“老师,您练这大字多久了?”他专心写字头也不抬:“没几年。”我说:“看您写字的功力,没个十年二十年的写不到这程度。”他说:“以前我在纸上练习写毛笔字,退休以后为了锻炼身体,我开始写这大笔字,每天早晚两次,每次用一瓶子水,时间长了,写的字就好看了。比如幸福的‘福’字,就有很多种写法。”说着一连写了好几个不同的‘福’字,每个都很漂亮。我问:“您贵姓?参加过书法比赛吗?”他说:“我姓钱,没有参加过比赛,也不想参加比赛,我练写这大字主要就是为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不是为了名利。”我听了,真为这位老师叫好,也被他的字所折服:真是高手在民间!
拾阶而上,来到公园的凉亭中,眺望孝妇河两岸,高楼成群绿树成林,处处旧貌换新颜,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被工业污染的脏乱差的博山了。看着看着,突然脑海里好像有一首歌娓娓掠过,那是青年时候经常听人传唱的歌:“站在凉亭上,遥望好风光,美丽的博山公园一派新气象······”俱往矣,现在博山美丽的地方何止是公园呢?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
美了,博山,美了,我的家乡。今天的博山人正在用欢欣鼓舞的姿态欢迎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信心百倍的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2017-10-18 焦念君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