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辰巳山游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辰巳山游记

投稿 山高水长2017/09/03 11:58:4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王建峰 作者:王建峰 3750 阅读 0 评论 115 点赞




甲午四月十五,约建寅、明瑚几好友同去辰巳山一游,适逢庙会,感慨记之。

是日,天气晴朗,微风徐徐,记得前几年庙会时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山上朝拜者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而今路上仅寥寥数人踟蹰于荒草中小路,便觉寂然。至山顶又见庙内庙外稀疏不过数百人,全然没有了前几年的热闹景象。

辰巳山庙群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每年四月十五庙会三天也应运而生,期间每天唱戏,设有山市。 四方客商云集会场,形成了鲁中地区较大的物资交流大会,绵延近千年。一九三八年日本鬼子占领此山,拆除庙宇,修建炮楼,其后的几十年间一直荒凉破败,一片狼藉。至改革开放,也许是信仰的缺失和灵魂的空虚,善男信女们在好事者的驱使下开始集民间资本重修庙宇,美其名曰恢复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于是乎,参与者趋之若鹜,纷至沓来。短短数年间,旧貌变新颜,庙群在旧址上拔地而起,十几级台阶以上大门突兀高耸,算得上森严。每逢庙会,四方善信,旗箩伞担,前呼后拥,鼓乐齐鸣,彩旗挥舞,齐聚而来。山市再次开张,虽无原来场面宏大,倒也热闹,乡民们呼朋引伴前来祈求神祗护佑,烧香许愿,算命看戏。一时间,小小的山头上红红绿绿,嘈嘈杂杂,男男女女几千人,热闹非凡,燃烧香纸的火燎味以及人们在日光下拥挤的汗臭味混杂在一起,五味俱全。

再次兴盛的时间不过那么几年,现代人看问题贼精,比起旧时代过来的人敏锐多了。时间长了便觉得索然无味:神灵不过就那么回事,你信则有,不信则无,你不去奋斗、不去努力,他既不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不能给你带来财富。偏偏山上首事们亦既神灵的代表者们又一茬一茬的不争气,每到庙会结束时,大酒大肉吃饱喝足之后,往往因分赃不均而起争执,进而大打出手。此等丑恶之事出现在神圣庙堂洁静高雅之地实属不该。善男信女及广大乡民们似乎有一种上当的感觉,大部分人不再捐款。日复一日,景象衰败,那繁华热闹的场面便一去不返了。面对此景此情,你很难想象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从山林中沿小路走向裸露的石板,拾台阶而上进入门厅,大院里有些乱,大部分人概为翁妪,年轻人极少。我们从缭绕的纸香烟火中钻到几通石碑面前观赏,皆新碑,不堪入目,无论书丹还是刻工,水平极低,撰文甚至狗屁不通。怪不得一资深文化界人士曾出言:改革开放后寺庙中所有新碑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之嫌,应全部毁掉!几经周折,终于在十大阎罗殿前找到了几通老石碑,为清代所刻,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容我们尽情的欣赏了许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然后进庙观神像,不知是哪位造像匠人所造,所有神像,无论男女老幼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统一的柿饼脸,难看极了,我想如果真有神灵,他们将为自己的形象自惭。几座庙宇的屋角已然洞天,下雨时的雨水淋到神像的脸上,淌下一道道泥痕,犹如哭了一般模样。守在捐款箱前的老婆婆无精打采,似乎睡着了一般;捐款箱里零碎散落着几张一元或五元的人民币。偶尔有人进庙到神像前放些香纸或贡品,在满是尘土的蒲团上跪下叩几个头,口中念念有词的祷告着。

惶惶中离开庙堂,出大门对面广场上的戏台前歪歪扭扭的坐了一地老人,在向戏台观看着 ,戏台上有几人操琴,吊在树上的大喇叭时而发出刺耳的声音,所奏的曲子非常的随心所欲,节奏很不整齐。一中年男子手里拿着话筒声嘶力竭的发出杀猪一样的嚎叫,几个绿衣女子在台上恍恍惚惚地伴舞,肥胖的屁股费劲的摇摆着,丰乳也随着颤巍巍的跳,红绸子布舞的一团的乱。女子们脸上化了妆,眼眶黢黑,统一的熊猫眼,两腮通红像猴子的腚,而腮的周围粉嘟嘟的煞白,似乎才从面缸里钻出来一般。偶尔从台下窜上一两个很不懂事的孩子朝台下做个鬼脸,于是台下便发出一阵老声老气的笑来。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听觉和视觉的冲击令我们很快的遁入了山前的柏树林,大家拿出随身携带的酒和菜肴,慢慢的享用着,品味着周围的景致,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树荫下,风从林中的缝隙中钻出来,撩着我们的头发,抚摸着我们的脸颊,很是惬意,此时此刻,酒香也许已经随风飘过山头。

突然想起,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当年的骡马市。想当年就在今天千百头骡马牛羊汇聚在这里,牲畜的叫唤声,买卖者之间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以及对牛羊骡马的呼喊吆喝声汇集一齐,虽然杂乱,却也是一首不错的交响曲。又想起了我们旁边的“牛王坟”,那忠实无比的大青牛在为辰巳山石室建筑群的建设耗尽最后一点力气而默默无闻的死去后,人们为它建造了一座大坟曰“牛王坟”。大青牛没有纪念碑,尽管已逾八百余年,想当年那些载入碑刻的曾经轰轰烈烈的人,大家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忘,但大青牛人们却依然记得并传颂着,也许这就是历史。透过丛林望去,那个叫“牛王坟”的大土堆已经没有了,我想有一天这庙宇也许也会没有了,但那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再一次重建起来。那时候,人们的精神寄托、精神支柱将会是什么呢?

林间的小路上不时地有往山下走着的人,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是虔诚者,甚至或许是痴迷者。他们如千百年间一代一代走过来的虔诚者一样,年复一年的沿着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往返重复的奔波折腾,去希望,去探望,去守望,去失望。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被欺骗的结局。也许直到现在他们也还没有悟出这样一个道理,骗他们的其实不是神,而是人,神不会骗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

渐渐地,太阳落山了,天黑了,我们也醉了,凉凉的山风中,我的心里陡然生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悲哀……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