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纯朴博山乡下人“赏”的饺子宴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公众号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纯朴博山乡下人“赏”的饺子宴

转载 成龙之龙2017/05/31 15:03:1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美食博山 作者:桑度云 85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芦家台是博山区石马镇的一个村子,诱人的景色吸引了不少画画的人,在他们的笔下,芦家台都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几个有远见的淄博画家,在此买了农家小院,时常来这里小住。

我的一个大姐是个书画家,几年前就买了一套小院,自去年收拾好以后,常常约上我们几个姐妹来小院住上几日,在一起写写画画,在大姐的指教下,我们几个受益匪浅。

这个家虽然简陋一些,但我们吃住在一起却很开心,吃的东西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几个人一凑合,一起动手做,吃上个三五日,吃没了也就该回去了。

每天早晚,我和几个姐姐都是沿着村子溜达,早上出来溜达的时候,碰上村里的人下地干活,晚上出来又碰上人家收工,每次碰上他们都热情的和我们打着招呼,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很闲的慌,但他们知道我们是写字画画的,都客气地叫我们老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一日晚饭后,我们照样出去转转,在路上碰上一个中年人,他手里拿着一些韭菜,大姐就顺嘴问了一句:“你这是刚割的韭菜吗?真新鲜!”“是啊,自己地里种的。给你一些吧,你们尝个新鲜!”顺手就递给我们一把。大姐接过韭菜,连声说着“谢谢!”那嫩绿的韭菜,散发着浓郁的韭香扑鼻而来。大姐让我们都闻闻,我们使劲的嗅着这带有乡土气息的韭菜,那贪婪劲好像第一次见到韭菜一样。我们边走边说着着韭菜的吃法,大姐对我说:“你带来的肉还有不少,我们明天包水饺吃吧,一定很香!”大姐的提议,我们都很赞同,并且安排着谁来切肉,谁来调陷,谁来擀皮等等。“没有面咋包啊?”我一句话提醒了她们。“对啊,咱没有面啊,也不知道哪里有卖的?有没有卖水饺皮的?”“这里哪像城里,啥都是买,人家的面都是自己种的,吃的都是自己做。”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刚才那吃水饺的热情也随之消失。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咦,这地上有个手机,是谁掉的?”一个姐姐说着,弯腰就捡了起来。我们都围上去看:“还挺新的,看看上面的联系人,打个电话就能找到主人。”我们说着,姐姐就拿在手里按键,可是一个字也不出,锁住了,她不会解锁。大姐对我说:“这里面你最小,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我答应着,很快我们就到家了。“一个手机一个样。”我一便按键一边说着,不一会就开了锁,按出了联系人,上面只有几个电话号码,我拨通了‘家’的号码,没人接,我又拨通了‘大姑’的号码,我按在了免提上,大家都能听见。“喂,你是谁啊?”接通了,听声音对方好像是个中老年人。“我是……”我一时不知咋说了,因为我即使说了我是谁,她也不认识我啊,“哦,是这样,我捡了一个手机,不知道是谁掉的,上面有你的电话,显示的是大姑。这个人掉了手机,你能通知他吗?我们把手机还给他。”我努力想让对方听明白。可电话里一点声音也没有,我又大声的说:“你听见了吗?”过了一会,对方说话了:“我年纪大了,听不懂你说得啥,你和别人说吧!”啪!电话挂断了,我也无语了。“她是不是没听明白?”“她可能把你当成推销员了,或是把你当骗子了?”姐姐们边笑边分析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还是再打’家’的电话吧。”我说着就拨通了:“喂,你找谁啊?”接电话的是个女的,“你好啊,你是这个家的主人吗?我……”我刚要说捡了手机的事,对方就打断了我:“哦,你找俺家那个,你等等我去叫他。”“我不找他,我就找你……”我着急地说,几个姐姐都笑了。我又一次说了捡到手机的事,并告诉她我们住的是谁家的房子,让她来拿。“哦,我知道了,是画画的老师家,那是我侄子的房子。刚才我们上山去打药来,看见你们好几个,我还不知道我的手机掉了,我这就过去拿。”她迫不及待的说着。“好吧……”我答应着刚要挂断电话,大姐一把夺过手机:“喂,我和你说啊,我们可不能白给你手机,你要给我们点回报才行。”我们都惊讶的看着大姐,没想到她竟然问人家要东西,她可不是个贪便宜的人啊。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那你要啥啊,那个手机也不值几个钱啊?”对方有些迟疑,试探的问。“哦,是这样,刚才有人送给我们一把韭菜,我们这里有肉,想包点水饺吃,但是我们没有面,你给我们拿二、三斤面粉,算是回报吧,你看行吗?”大姐的话音没落,我们恍然大悟,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对方也听到了我们的笑声,也哈哈大笑,一个劲的说“行啊,行啊……”

过了一会,一对中年夫妇骑着摩托车,打着手电筒就找到了我们家。男主人一进门就说:“这是五斤面粉,这是俺自家地里种的大冬瓜,你们尝尝!”

人家不仅拿来了面,还拿来了冬瓜,我们反倒觉得不大好意思了,赶紧把我们要面粉的原因又说了一边。并不约而同地连连道谢:“谢谢!谢谢! 其实二、三斤就够了,用不了这么多。”“二、三斤不就是五斤啊。”女主人一边笑着一边幽默地说,我们都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在这朗朗的笑声中,我们送走了这对淳朴的农民夫妇。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天,我们就动手包水饺,和好了面却没有面板,我们就把小圆桌擦干净当面板,没有擀面杖,我们就用一个玻璃饮料瓶擀皮,没有盖垫,我找来一个纸盒,把它撕开,在上面铺上一张宣纸:“来了,充满纸香味的盖垫!”姐姐们都笑了,还说人多了点子就是多。我们擀的擀,包的包,不一会饺子就包好了。

当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热气腾腾的水饺出锅时,我们都有点垂涎欲滴,急不可待了。我们津津有味地一边吃着,一边回味,这顿别有一番滋味的水饺,让我们尝到的不仅仅是芦家台纯正的绿色蔬菜,还让我们体味到了芦家台实实在在的人情味。更为可笑的是,我们几个姐妹却像小孩子一样,因为用手机换面粉的高招而洋洋自得。而这种趣事,也只有我们才能想得出,也只有在这带有情调的芦家台才会发生。想起这些,我们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发笑,这笑声传的很远很远……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