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在颜神镇西北十多里处,有个被八道山岭环绕的村庄,名叫爬山庄。清康熙年间,这里大旱三年,寸草不生,老百姓卖儿卖女,受尽了灾荒的折磨。这时,淄川县衙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派些如狼似虎的衙役,前来逼粮,村民们被逼得走头无路,忍无可忍,便结起帮来,怒打了官差。官差们被打得头破脸肿,屁滚尿流,一个个变成了“脱骨扒鸡”,趴在山石上只哎哟,一时动弹不得。从此,爬山庄便被人们叫成了“趴山庄”。
到了乾隆年间,淄川来了一个新任知县。俗话说;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这第一把火,就要烧烧趴山庄!原来,自从趴山庄打官差的事发生后,先后有几任知县,都想严惩“叛民”。只因为当朝权贵孙之獬,孙禹年父子的祖籍是这庄,因此谁也不敢去捅“马蜂窝”,只好把事情压下来。谁知这一任新县官,是才登皇榜的进士,年轻气盛,很有点楞劲。
他把县丞,县尉们请来,拍了下趴山庄的案卷说; “抗粮不交,殴打官差,国法难容;我身为朝廷命官,岂能因怕触犯权贵,而姑息养奸,愧对于一方?”于是,便亲自带领幕僚和衙役,进剿趴山庄。
消息一传到趴山庄,只闹得人心惶惶,便不约而同地都跑到双旗山下石屋子里,找老公道商量对策.这老公道原在青州府衙里当过十几年书吏,因他办事正直公道,人们便送他一个“老公道”的美名。后来得罪了上司,被除名回籍,做了里正。老公道先让每个人说说想法,壮小伙子们说: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拼!”年老的却说; “鸡蛋碰不得石头,胳膊扭不过大腿,还是从长计议好。”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拿不出个定盘星来。老公道捋着一把白胡子,琢磨了半天,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大伙一听,齐声说:“行”更急忙分头操持起来。
县官一行来到了趴山庄,被村民迎接进南洼的一个新搭的帐棚里。他满脸杀气,怒气冲冲地对村民们说: “抗粮银,打官差,违犯大清律条,尔等知罪吗?”老公道说: “小民有下情容禀;前明末年,天下大乱,百姓逃避四方,这里已成为一片荒地。自大清开国,村民开荒垦田,重建家园,按皇家法令,要免科三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前任知县抗旨不遵,私加地税,人头税,才引起民愤。”他接着把当年官司差逼粮银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最后反问县官: “违抗圣旨的前任知县,虽早已故去,大老爷现在能否拿他的子孙们问罪?”这一问话倒把县官弄了个张口结舌,待了好大一阵,才说; “以前的事,本县可以既往不咎,但所欠几十年的粮银,立即缴纳,谁敢违抗,拿回县衙重办!”
正在村民们“筹办”粮银的时候,从村里传出来一片老婆,孩子的哭叫声。县官正在纳闷.只见一个人连哭带嚎地闯进帐棚,一连给县官磕了三个响头,喊道; “青天大老爷,民妇冤枉!”县官举目一看,只见一中年妇女头缠黑布,身穿又破又脏的男人服装,跪在地上,县官正在气头上,便喝令两边的衙役: “把这妇人轰了出去!”衙役正要动手,那妇女连忙说;“民妇要告老公道!”县官本对那老头窝着一肚子火,听说要告他,喜从心来,喝退衙役,说:“有何冤情,慢慢讲来,本县与你作主。”那妇女说;“这个老公道,做事一点也不公道,俺一告他逼迫男人卖俺女儿,再告他让男人强迫剪掉俺女人的头发,脱掉俺女人的衣裳。老公道把俺们逼成这样,俺本想上吊去死,听说青天大老爷在这里,俺才不得不抛头露面前来告状,求大老爷与民妇伸冤!”县官听后,气不打一处来,一拍桌案,大声喝道:“传审老公道!”
老公道被带进帐棚,县官一审问,才知道;原来是老公道为筹办这几十年的粮银而刚刚干的事,老公道说;“这几年村里连续招灾,村民无粮无银,大老爷又让立即交纳,不这样做岂不违背了大老爷的旨意?”县官一听象泄了气的皮球,只觉得头晕脑涨。他想;惩办老公道吗?自己这个当县官的岂不成了,“罪魁祸首”!让老公道自己干这种事吗?万一逼出人命,岂不砸了自己的锅!最后他只好答应把前几十年的粮银一概免掉。只是今后的粮银,必须按时交纳,一分一厘也不准拖欠。
当时的土地,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地所交的粮银数目差距很大.这县官也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一来到趴山庄,虽时处秋后,没法看到庄稼的长势,却仔细观察了这里的地形,地貌和土质,虽然见趴山庄山岭环绕,怪石横
列,实为不毛之地。但村南洼地,平坦开阔,土质较好,足有十来顷。于是,他便命令书吏,以后按上等地收纳南洼的粮银。
正在这时,一阵春风吹来,只见新的帐棚,摇摇晃晃,将要倒塌,老公道火烧火燎,高声吆喝;“撑住!撑住!”并请求县官和众衙役赶快离开帐棚,县官才注意到,在帐棚四角的柱子旁,各有三,四个彪形大汉,紧紧地抱着柱子,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等众人刚离开帐棚时,只听轰隆一声,四根柱子倒地,帐棚塌了架。
县官吓得心口怦怦直跳,出了一身冷汗。怒气冲冲地说:“尔等刁民,难道要加害本县不成!”老公道连忙跪下说:“大老爷息怒,小民有下情回禀!”县官一歪鼻子说:“讲!”老公道说:只因南洼土地脊薄,寸土之下全是山石,故帐棚柱子,难以深埋,致惊贵体,万望大老爷开恩恕罪,县官那能相信,便到埋四根柱子的地方亲自察看,果然土层还不到一尺深,下面全是山石.他怕村里人故弄玄虚,正想命令差役到别处的土地察看,只见老公道早已让几个壮小伙扛着橛头,伺候在旁边,说; “这里还是南洼土层最厚的地方呢,别处土层更薄。有劳大老爷贵体,到各处详察。”县官好不烦气,心想; “我堂堂一县之尊,是专来看山民刨地不成!”但嘴里却说: “本县已察知实情,这里连下等地也不如。以后就按山地缴纳粮银!”他又环视了一下四面的山山岭岭.沟沟洼洼,叹了口气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村处石山之中,民怎不受山石之苦?若再下井投石,焉能不生事端!”他便对幕僚们说; “石山,即岜也,趴山庄名大不雅,造册时改庄名为岜山。”说罢,便打道回衙了.岜山的庄名,就从此定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
最后还要交待几句;老公道对付新县官所放的第一把“火”,办得并不怎么“公道”。南洼这一大片土地,是远近闻名的“粮食囤”,那四根柱子下的石头。是为对付县官临时埋下的,至于那个喊冤告状的妇女,正是老公道泼憨出了名的孙媳妇。只要把她头上裹的黑巾解开,头发还和先前一样,又黑又长……
搜集整理者:钱爱生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