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马行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马行街

转载 成龙之龙2016/12/22 14:20:2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西冶街网 66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清初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1602-1744),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曾作海棠诗,被内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赞誉为“神童”。


有一天,他在自家院子里,手扶梧桐树转游着玩。这时,他父亲正在上楼,见儿子像猴儿一样机灵,玩的有趣,便说:“手扶梧桐团团转。”赵执信看了父亲一眼,也顺口说道:“足呲楼梯步步高。”父亲认为儿子很聪明,便请了位私塾先生来教他。


私塾先生是个老秀才,知识很渊博,为了考察一下自已的学生是否勤奋好学,便让赵执信五更天进塾堂。第二天夜里,四更过后,天还黑洞洞的,又刮起了大风,赵执信却打着用白纸糊的灯笼,提前来了。先生一高兴,来了诗兴,便看着灯笼说:  “灯笼,笼灯,白芷(纸)、防风。”赵执信经常翻看郎中给家里人治病的药方,知道先生说的是暗含中草药名称的双关语,正想点破时,只听樵楼打起五更鼓,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更鼓.鼓更,陈皮,木通。”先生大喜,从此便对赵执信加意培养。


过了两年,赵执信已经九岁了。一天,先生被父亲请到宝菌堂会客,赵执信作完功课后,和往常一样,在塾堂翻阅先生常读的书籍,当他看到于钦的《齐乘》中,有“淄水出岳阳山东麓”等语时,知道于钦把岳阳山与原山混淆了,一气之下,用笔在书上批改起来,并写了“梦中鬼话,贻误无穷”的眉批,先生会客回来,一眼看到书上的眉批,十分生气,训斥赵执信说:  “如此小小年龄,竟敢傲世不恭,贬辱先贤,成何体统!”本想严加处罚,以示警戒,又念学生才患过一场病,体质虚弱,便写了一句上联,对赵执信说:“对不出下联,便罚站两个时辰。”


先生写的上联是:  “江河湖海激流清”,七个字都有水字旁。这时的赵执信,一肚子委屈,想:  “读书全信书,不如不读书。我到底有什么错呢?”由于思想开了小差,好长时间没有想出下联。正在这时,耳边响起了一片杂乱的马蹄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赵家住在颜神镇城里的东北部,塾堂就在赵家大院东部的小隐园。园南紧靠一条大道,因是地方官吏进城镇必经之路,人们管它叫官道。官道北超北门里街,至东门里街,长二百余米,宽约四米,常通车。赵执信一听官道上传来的声音,便想起了一个“马”字,立即对上了下联:“骑骥骅骝骏驷骋”。先生怒气全消,非常高兴,急忙让他坐下。再细看对《齐乘》一书谬误之处的批改,不禁拍案叫绝。心想:  “谨拘于翰墨者,有何前程?后生可畏,实今之千里驹也!”想到这里,便感慨地说:  “策马千里行,何必紧缰绳。”赵执信看到师父已谅解了自己,怨气顿逝,用衣袖抹了把鼻涕说:  “长街本坦途,且听鼓点声。”这件事一传扬出去 ,好事的人便根据师徒俩最后对话的几个字,把官道改称为“马行街”了。



    搜集整理者:尚刚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