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很早以前,瑚山脚下,有座柳沟寺。柳沟寺常年香火燎绕,到这里求神拜佛,问吉凶祸福的人络绎不绝。柳沟寺附近,有个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来来往往的烧香人,路经此村时,常在此村头歇脚。有一天,这村来了一位先生,他每天坐在村头的一株老槐树下,同歇脚的行人闲谈。其身旁竖着一个幌子,上写一个大字:“叩”,下面还有两行工整小字:“有问必答,排忧解难;莫错时机,舍近求远”。自这幌子一竖后,向他问事的人真不少,他侃侃而谈,能把话说到人们的心坎上。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这位先生很有学问,说话也很灵验。这先生无论给谁解答事情,从不收一文钱,说准了,人们向他磕个头,便算报酬。由于这样,求问先生的人逐渐多起来,而那柳沟寺的香火渐渐冷淡下来。
柳沟寺的和尚一看这情景,便跑到县城报告了官府。县官一听,大为恼火,决定要把这先生赶走。原来,柳沟寺的和尚和县官勾结在一起,大发香火财。你想,这位先生断了县官的财路,他能不生气?于是县官坐着轿子,带着衙役,摇摇摆摆地来到这小村落。一下轿,果然见那先生坐在村头树下,身旁的幌子在风中飘动,许多人围着他询问。
县官派衙役驱散众人后,便喝道: “你是何人,竟敢在此惑众!”先生微微一笑: “我为百姓排忧解难,造福于他们,怎是惑众?!”县官问: “你真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能耐?”先生说: “县太爷,你看幌上这个‘叩’字,是问的意思,我某人之所以敢挂此幌子,就是能做到有问必答,你还不明白吗?” “好,听你的口气倒是不小,我提个问题,你若回答上,证实你无罪;你若回答不出,嘿嘿!可别怪本官不客气!”先生说: “行!不过,我这里有个规矩,凡问我事的人,我回答出后,须磕三个响头,你县太爷若能做得到,我方能回答你。”县官听后,不由一楞,深思了半晌。他两眼珠转了几下,鬼点子便有了,就说:“好,一言为定,众人作证!”
县官站在十字路口上,说道: “你说我要向那个方向去?”先生笑嘻嘻地回答说: “中!” “我问你我要朝那个方向走?县官没有听懂,又追问了一句,“中!”“嘿嘿,你回答错了,我要向西去!来人,快把这人给我拿下!”先生
说: “且慢,你听我说。”便站起来边走边吟道:“西边还有西,东方还有东;左右有南北,为何不是中?”县官一听,暗暗吃了一惊,但他既无法辩驳,又不肯认输,说道:“我没有说清楚,这回不算。我再提一个问题,昨天,我夫人刚刚生下一个孩子,你说是男还是女?”众人一听,心想:这狗官净提些怪问题,故意刁难人。不由替先生捏着一把汗,衙役们也摆着架式,心想:你一说错,就抓起来;柳沟寺的和尚也在一旁暗自高兴。先生见此状况,不由一笑:“好!”“好什么?快回答!”县官心想,这回我叫你难看,你说是男,我偏说是女,你说是女,我就说是男;看你怎么办。“我回答你啦,你怎么没听出来?”县官这时才明白"好"字的意思:他说是男女两个孩子,真是滑头。县官一
脸奸笑:“这可回答错了,是男的,你无话可说了吧!”先生说“‘好’这个字中不是含有个‘子’吗, '子'为男呐.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喜得贵子。”“那‘好’字中的‘女’如何讲?”县官不由发急地问,“贵子将来要娶妇,你添一男孩,实际上也等于增添了女孩。”县官一听,厉声道:“你胡说!”先生说:“男需要女,怎么是胡说,县太爷,你不是有了两房夫人,现在还需要娶第三房吗?!”县官气得脸色变了,青一阵,红一阵,刚要发怒,忽见众人喊道:“县太爷输了,快快叩头,快快叩头!”县官一看这架式,不好食言,只好匆匆叩了一个头,急忙坐轿溜走了。
回到县城,县官这口窝囊气非出不可,他派人把柳沟寺的和尚叫来,耳语了一阵,和尚领旨走了。这天夜里,和尚提刀摸近了先生住的客房,刚要破窗而入,只听先生在屋里吟道:“和尚头光光,提刀明晃晃;杀人要偿命,想去见阎王。”和尚连声说:“神人,神人!”就转身逃去。
第二天早上,先生不见了,但他留下的这段趣闻却长期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由于这段趣闻的缘故,后来人们便把这小村落改名为叩家庄。柳沟寺也因和尚逃走,无人进香,渐渐破烂不堪了。
搜集整理着:周克云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