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淄博一中赋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公众号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淄博一中赋

转载 boshan12016/10/18 10:33: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美食博山 作者:美食博山 295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博山有校焉,位居虎伏之阜,地处淄河之源。文承伸符之风,人沐文姜之贤。教绩卓然,拔萃杏坛。是以感文而志,书赋以赞,赋曰:


夫校者,淄博一中之谓也。岁逾八十,今往名别。

时年一九二四,士绅张焕臣,倡学济世,立学颜山,此为一中之前身也。

时过十二载,因慕革命先贤,又更名洗凡。历变历战,时废时迁,三尺书案,等闲哪得半日安。

嗟乎,中华新生,史页重翻。百废俱兴,万象新添。

复校复教,增师增员,一中之名遂立焉。




自始,人日众,园日倩,业日隆,名日显。治学治校,与时俱前。


师则立行立言,身教为先;生则笃学笃行,以师为范。授业有术,付钥而放步;育人得方,律严而行端。是故校绩岁比,为佳为优;高考年榜,时魁时元。


更赖一校之长,张、杨诸公,树典立范,代接薪传。累年呕心,育得学子十万。桃李遍世,如霞如烟。或以技报国,业从追月逐电之伍;或经纶佐时,政施公明方略之权。更有稀声绝艺,丽藻高笔,干才种种,其数莫众焉。


至若校貌巨变,当书改革卅年。扩班增科,转眼不识有昨;筑楼建馆,须臾难辨旧颜。汗牛之雕,万卷叠背,依稀书香弥空;皂角之树,百枝张冠,仿佛伞荫坠天。


花木丛列,幽径曲连。楼建春晖、夏雨、秋实、冬阳,怡情而励志;景布听诵、桃李、士子、近圣,启智而识鲜。最是榴花遍地,雀绕蜂钻。红熟之时,果无匿摘,遗无私甘,校风之贤,可叹可瞻。




若乃振兴之途,亦在鼎新革念。汇四海之识,勿避他说;拥九江之学,不废旁源。开放办学,博识广见。校际往来,友结美、英、加、澳;学界交流,谊联新、新、日、韩。学缘无域,智门无槛,育才更得天地宽。


美国康洲麦克曼高中第六次访问淄博一中

壮哉!百年树人,栋梁擎天。且看麟阁嵌功,待列育才青圃,名标一中园。

高八四级四班师生感念母校创意嘱作 王金铃

公元二○○九年,岁次己丑春

淄博一中赋》作者王金铃简介



王金铃先生,著名作家、翻译家,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山东省翻译协会会长

淄博市作家协会主席

并兼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舜文化研究室主任。

几十年来正式出版了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理论专著、文史类作品等近四十部,一千五百多万字。文学创作包括长篇小说、散文、戏剧、电影剧本、诗赋等;文学翻译涉及英、美、俄、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另外,还有个人的文论和译论等专著。

其创作的《奥运赋》被海内外学界和传媒誉为“奥运第一赋”和“北京奥运标志性作品”,中国科学院立项将全文作为铭文镌铸在“奥运纪念钟”上,并作为永久纪念物安放在北京奥运村。

鉴于王金铃先生在学术上的影响和知名度,从未晤面的美国著名作家欧文·华莱士的家人,遵华氏生前遗愿将华氏终生近三千万言的全部作品授予王先生独家翻译权和专有出版权。

对此轰动世界文坛的盛举,中外传媒载文称“是世界翻译史和出版史上极为罕见的”。故尔,王先生被业界公誉为“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当代文学家。

2003年2月23日,美国《国际日报》亦因他著述丰厚,作品颇具文史价值且影响广泛,称其为“廿世纪世界五大畅销书之一华人作家”。












已有0人点赞
新房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