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田园风光美~中秋畅游杨峪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头条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田园风光美~中秋畅游杨峪村

转载 江山如画2016/09/17 10:11:1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江山如画 作者:江山如画 48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田 植桑梓白云间 园 採香果舞月欢 风 过满山摇翠绿 光 照小桥叶化船 醉 酒放歌向亭轩 美 色如画飞瀑泉 杨 柳依依水中映 峪 内美景胜桃源 博山镇杨峪景点介绍 杨峪,位于博山城东南60里,靠近博沂公路东线的中部,它是鲁山西麓南北走向的一条大山溜,长有10余里,宽有5余里,由几十条大小山岭组成,父母庵、蛤蟆石、北鹰岭、皮狐峪、鹁鸽崖、马地峪、弯牛角、财德峪等等。杨峪村就在这条大山溜北头的开口处,它也因此而得名。杨峪的几十条山岭全被片麻岩覆盖,千万年的风化使这些山岭几乎变成了沙丘,植被丰茂。沟沟壑壑长年有水,大沟大水,小沟小水,自南大山下来的水最大,时而小瀑跌宕,时而滴水叮咚,时而平波静流,时隐时现,宛如山间一条明亮的玉带。这里的四季景色宜人。当春天来临,大地复苏,条条山岭很快披上雪白的素装,那是盛开的杏花给满山带来的纯洁。眨眼间,杏花败,桃花又放,一霎时,山山岭岭又燃起了红色的火焰,像朝霞铺地,顿时,山岭间升腾起一派春天的朝气。再看那西大山的阴面,偌大的一片像黄色宽大的绸缎从山顶直挂到山腰,那不是别的,是连翘花盛开,把整个西大山的后坡都染黄了。瓦泉寨等山高大陡峭,像摩天岭一样,形成了杨峪南边的屏障。松柏郁郁葱葱,似乎挡住了夏天的炎热,使杨峪变成了清凉的世界。而到了秋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紫红色的苹果压弯了枝头,一车车一担担从山岭上运下来,那真是丰收的金秋,欢乐的笑脸。冬天大雪覆盖,在银色的世界里带着网兔的套子上山捕捉野兔,或者敲开水库的冰冻,捞几条斤巴重的鲤鱼,或烹或汤,几个知己痛饮上几杯,也该是另一番情趣。    这里的土特产相当丰富。樱桃、甜瓜、蜜桃、葡萄、苹果、李子、核桃,因水土优越而美味可口。山上有数百种中草药,还有山蝎、野兔、獾、狐狸、貔狐。河沟、水库里有鱼、虾、螃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杨峪已开始发展生态旅游,是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在马地峪山顶稍下一点的山崖上有一尊六七米高的大石佛,那脸型、两耳、脖颈、身躯活灵活现。西南岭上“上山蛤蟆下山龟”的怪石区,一只大龟带着几只小龟,好像受了惊吓正在逃蹿。在两大山下有一处隐蔽的地下泉,当夏天大雨透地,地下泉便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是地下水从高处下落的声音。但人们只闻其声不见其水,其声音能延续一两月之久。因这山沟里不缺水也从来未有人开发。另一个出奇的泉子便是“止血泉”,当人们在山上劳动,忽然碰破手,划破皮,用这泉水一洗便血流顿止,永不复发,永不感染。    杨峪村,原名羊峪,它是个古老的村落。这里发现过猿人灰坑,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及提梁壶,至今还陈列在市博物馆里。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这里曾是博山县政府的驻地。县委书记张敬焘和地下党组织代表张新博曾在关帝庙办过公。李绪贵的房子是个三进的庭院,前后门相通,为了躲避方便,县委也经常在这里开会和研究战略布署。这三进的院子现在只有一口房子还完好存在。当时县委机关带领所属部队及游击队经常活动在杨峪、池上、刘家台及上下瓦泉之间,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有力地打击日寇和G?M?D**派的嚣张气焰,支持了抗日战争,1941年11月的杨峪村突围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目前,杨峪村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科学合理地整理山河,重塑大自然,开山整地,修路筑塘坝。在这综合治理的同时,大力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立民俗风景点,动植物生长园,避暑山庄、游乐场等,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人更好,是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最佳胜地。旅游攻略:适合自驾游(可乘坐44路公交车,缺点是尚不能直达)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