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内容页通栏
开辟以山村野菜、山货为主要食材,在半山腰搭朋开餐馆的第一人是谁?且看下边细细道来:
想起如今的博山饮食旅游村姚家峪,人们在享受他的美味风光时却很少想到或提及那位带富姚家峪村的铺垫者——第一位在乡野开店“吃螃蟹”的博山徐家后代徐宏恩,他是在不惑之年冒着风险辞去淄博服装二厂厂长职位下海经商的,这个魄力源于他从军十年锻炼培养的毅力观念和计划经济时期对企业管理混乱风气不正的失望所为。我做为其弟,也是“红枫山庄”这个私企创业过程的见证人,他酒店经营鼎盛时期的轰动效应带动起特色餐馆40余家改变了姚家峪的一段历史。
这么说吧,他投资建设红枫山庄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饮食心态的创业观念落实在1993年秋,比在1995年央视连播的电视剧《刘老根》里那个什么“山庄”还早两年呢,其社会贡献可想而之,那是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行业腐败”蜂拥而至时常“吃拿卡要”别指望有关部门的鼓励扶持了。他在艰难困苦中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拼搏挣扎了十年,促成了姚家峪从“柴扉”乡居到特色新农村的转变,辐射带动起池上郝峪溜、源泉珍珠峪等五家小吃峪,然后传播至淄川、济南南部山区。从如今地区的餐饮旅游业看足可已证明它早前的开拓价值,难道没有书写记存的必要吗?
这就是我的责任,要真实记录大哥那段涅槃重生的十年创业历程;翔实记载,是为了给下一代留一笔精神财富,也是为了后来坐享其成的人们不能忘记曾经有一位卧薪尝胆的儒商做了悲壮的铺垫!。如今姚家峪被一名民营企业家接管,靠政策扶持重新规划建设,暂定名:姚家峪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哥宏恩对地区经济改革发展是有贡献的,没有浪得虚名,他是一位在商海里弄潮没发大财的正统人物,不懈的追求跋涉成就了他的思想高度和有所作为,如今,大哥一家子正在海南与深圳特区之间继续经商创业呢……
内容页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