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范公祠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博山寺庙古树大观 / 正文

内容页通栏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范公祠

转载 2015/06/18 08:36:3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佚名 181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范公祠座落于荆山脚下,旧城东关以东。南与因园为邻,北隔青州古道与怡园相对,西有范河。据 《章邱县志》载:宋代范仲淹幼时由长白山醴泉寺去省亲,曾寄迹于此就读。后人为了纪念他,故建祠于此,名为"范公祠"。先人建范公祠之目的是"藉以景仰前贤,示范后世"(民国20年《博山乡土志》,。 

范公祠山门朝北,二进院落,依山势而建,是一组以范泉为中心的明代古建筑群。范泉为长方池,周围石护栏,东西栏板上均刻有篆书"范泉"二字。泉水三股,一股入因园穿"听泉榭"落涧:一股北入怡园"清音阁"落涧;一股经"后乐桥"出城北入范河。泉西悬山式一字石影壁一座,面池刻有"山高水长"四个大字,为明天启五年 (1625年)淄川人张中发酒后乘兴用泉中荭草蘸墨汁草就。泉北有范公亭,原筑于泉南,民国初年改建于泉北。南有敬一堂,现为古今陶琉展厅。内有范公塑像和大型范仲淹故事壁画。祠后旧有荆山寺,又有巨石如坪,名"一亩石",相传是范公曝书之处。
范公祠山门西面有石桥横跨范河,古称"荆山桥",后人敬佩范仲淹的政绩和节操更名为"后乐桥",取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名句。范泉水一股自桥面入城,有"桥上流水,桥下行人"之奇观。
建国后,1953年辟为淄博市图书馆。1991年区图书馆迁出。1994年博山区政府重修范公祠、因园,辟建赵执信纪念馆,1995年8月作为古迹名胜正式对外开放。

已有0人点赞

内容页尾部广告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